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新奇骏虽然来晚了,但东风日产团队希望靠“走心”赢市场——
“迟到者”如何后发制人
作者:张鹏
图片


    ■本报记者 张鹏 文/摄
  3月26日,安徽黄山,东风日产旗下的“新势代奇骏”以“本色”姿态登场。这款早在2002年就进口国内的车型,终于在12年后迎来了自己的第三次“变身”。然而,在当下如此激烈的产品竞争中,这场蓄势已久的“逆袭”能否找回曾经“日系SUV三杰”之一身上的那股锐气?
新奇骏来晚了
  从最早2002年第一代奇骏进口国内,到2008年上市的国产第二代奇骏,两代奇骏的表现都是一如既往的“稳定”。作为最早出现在国内SUV市场的“先头部队”之一,奇骏无论是在之前与同为日系的RAV4与CR-V的PK中,还是在后来与途观等欧美系车型的较量下,同级别对手动辄上万辆的月销量,总是让老奇骏月均1000-2000辆的数据颇为尴尬,久而久之更是被远远地甩在“SUV战队”的末尾。
  眼瞅着越来越多的厂商纷纷将老款车型更新换代、发力SUV市场,仅靠楼兰、奇骏两款SUV车型以及一款跨界车逍客打拼的东风日产,也在谋划着新的市场布局。
  终于,在经历了六年漫长的准备、调研后,官方指导价为18.18万至26.78万元的“新奇骏”姗姗来迟,就连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也不禁感慨:“新奇骏来晚了”!
从“围观者”到“被围观”
  然而,升级款车型虽已上市,但围绕“新奇骏”的质疑声却未曾减少。此番推出的新车究竟是“新瓶装旧酒”,还是“女大十八变”?作为一款城市SUV,老奇骏的外形有些过于硬朗,价格门槛较高不说,驱动和车内空间上的表现也都不尽如人意。较之其他车型日益靓丽时尚的外表、不断下探的车价,奇骏沦为“围观者”并不奇怪。
  细心的消费者发现,新奇骏18.18万元的起步价不仅比CR-V(19.98万元)便宜了近两万元,更是远低于RAV4的市场价。此外,奇骏饱受诟病的“硬汉”形象也变得“婉约”起来,车身线条俊朗流畅不说,还拥有了同级车型中最大的尺寸。而全景天窗、一键启动、真皮坐椅、全景摄像头等配置的一应俱全。
  “虽然新奇骏错过了SUV市场最火爆的前几年,但这样的后发制人也让其更好地看清了形势,找准了市场定位。”汽车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如今的SUV市场依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新奇骏只要有足够的竞争力,从“围观者”到“被围观”并非不可能。
创新营销靠“走心”
  而市场的良好反映,也在无形中印证着这样的论断。在发布会现场,一位东风日产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新奇骏在全国范围内的预售情况很不错,不少消费者甚至在没有见到实车的情况下就下了订单。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来自全国的订单数量已经轻松破万。
  任勇认为,如今消费者对SUV市场的需求与日俱增,一年之差就会出现难以估量的变化和机遇。既然东风日产来晚了,就应当向消费者展现出一种更注重贡献价值、分享价值、分享成功的态度。在他看来,也只有把最领先的技术、最舒适的感受、最先进的性能带给消费者,才能让“新奇骏”成为SUV市场的新标杆。
  不过,要想与今年前两月累积销量分别为1.88万辆的RAV4以及3.22万辆的CR-V真正掰手腕的话,仅凭价格策略和产品力的支撑是很难为继的。对此,东风日产对新奇骏在营销上也做好了布局。
  新奇骏在上市同时创建了消费者互联生活圈——“本色圈”,实现车主之间,以及企业和客户的相互沟通。“东风日产希望新奇骏是一款‘走心’的车,也希望让汽车产品和营销有温度。”刚刚履新的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市场销售总部副总部长陈昊在发布会上表示。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汽车·选择】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迟到者”如何后发制人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