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理财有风险 防范不可少
作者:陈连华


  随着人们的收入在逐年提高,理财意识也在加强。然而,经常使人受伤的理财陷阱的频频出现又让很多人防不胜防。

替人担保深受牵连

  在现实生活中,替人担保是常见的事儿,有的人在为别人提供担保时认为:不过是为他人签个字、画个押、盖个章而已,自己的责任不会有多大,其实不然。就拿最常见的民间借贷来说,如果为别人做了担保人,一旦借款人有意不还借款,担保人就必须替借款人偿还借款。

存单抵债资金受损

  有些不怀好意的人在借钱时,把其未到期的存单私下转让给债王抵押,此时借款人若到银行把此存单挂失并取走存款,被借款人就会受到损失。
存单质押抵偿债务
  现在几乎所有的银行网点都开通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一些居心不良者便会向自我防范意识较差的人借取存单质押给银行再向银行借款;出借存单的人则认为,这只不过是借了一张纸而已。其实借存单和借现金一样,一旦贷款到期,贷款人不还贷款,银行就有权把存单里的现金用于抵偿银行债务。

高息存储不受保护

  目前,一些农村地区有一些诸如互助组、基金会的非金融机构,他们在吸收存款时,利率一般都要高出银行很多,这无疑对农民朋友有相当大的诱惑力。但这些机构存款不受国家法律保护,一旦这些机构出现经营风险,农民朋友将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半额兑残钱币被诈

  在一些地区,经常有一些“好心”的小商贩,打着“为方便朋友”的招牌,走村串巷为一些手中持有残角、少边残币的人半额兑换残币。从表面上看,他们是在做好事,其实他们是在利用其没有在银行残币可以全额兑换的知识诈取钱财。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防范这些陷阱呢?
  笔者认为,首先要多了解一些金融知识;其次,在情况不明时,不要轻信他人,也不能为一点蝇头小利或“面子”滥用自己的信用;再次,要加强防范意识,处处设防,这样才不会落入各种理财陷阱中。 (陈连华)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服务·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理财有风险 防范不可少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