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吾
过几天就是6月18日,不知道这一天怎么成为电商平台又一个销售热点的,路要发还是一路发?也不管是啥,反正如同双11一样,电商找个辙在那儿做个记号,唿哨一声打折啦,就能啸聚一众消费者,真的就成了规模,演绎出几百亿的销售数字,厉害。循着这样的路走下去,一定时间之内,复制几次,仍然会生意红火。不过,这是对大多数商品而言,对于汽车,未必尽然。
电商,真金白银的优惠是基础。厂商到终端,终端到消费者,传统销售渠道上很多环节在电商那里都没了,因此节约了不少成本,加上商品本身也让利,两者叠加,优惠的空间就出来了,打折以招徕消费者,是无往而不胜的利器,所以,振臂一呼,云集景从,很正常。
而利诱之外,方便当然是电商与生俱来的法宝。方便的含义之一,是购买操作简捷了,电商的意义很大程度在于此。轻点鼠标,商品到家,几乎免去所有奔波劳碌之苦,只等门铃响签字收货就是了,谁不乐意呢?
对照以上,应该说,优惠这一点,进了电商平台的汽车产品做到了,确实比线下实体店产品价格更喜人。去年双11,曾经有过一个统计数字,称350亿元电商销售大单之中,260亿元是汽车贡献的,这可信。汽车随便打个折,就能闪了家电等等商品的腰,况且底价不菲,所以,在电商平台上取得260亿元的流水,没问题。
但是,如果看到这样的数字就阵阵暖意上身,觉得汽车电商的春天到了,多少会有误判之嫌。因为对比其他商品,汽车电商最大的问题是不方便。
因为商品特点不同,家庭用品,大件如冰箱彩电洗衣机,实现送货上门已经一点问题都没有;实体店如此,电商更如此,小型家庭用品就更不用说。电商平台上,唯一不能手递手交货的恐怕就是汽车了。因此,4S店看车——网上定车——到店取车;对于汽车而言,电商的流程大概还是这样一个模式。这是汽车电商的不方便之一。
除了收货,电商的方便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点点鼠标,买到最符合我个人需求的产品。一句话,就是私人订制。汽车,恰好又正是最需要私人订制的产品。常说汽车是一个移动的家,每个人对家的需求有不同。男女老少,个性需求千差万别,上了电商平台的汽车产品,在这一点上准备好了吗?这是汽车电商的不方便之二。
1998年,4S店模式引入中国。从此,一店销售一个品牌,到店看车试车提车,成为汽车销售购买模式的常态。如今,想要向电商平台发展的话,看车试车环节怎么办?提车环节怎么办?想买到专属于我个人的那款私人订制,又怎么办?
当然,有些环节不是不容易改,比如,极而言之,竞争进入白热化,汽车厂家弄个背车把消费者在线订的车型给送到家门口,敲门送上车钥匙,不是做不到,但这还是渠道端的简单操作。关于上游的订制化生产呢?再进一步,关于整个产品的设计理念呢?更进一步,关于个性化需求的营销思路呢?整个汽车产业界,面对以上,该怎么改?
如果还是以生产传统车型的思路、销售的思路在电商平台打天下,作为实体的补充,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如果把电商平台看作是远景预期的话,带着这样的思路在其平台上找未来,难有真正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