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淡季将至5月产销环比回落
作者:张鹏


  本报讯(记者张鹏)6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了5月份国内汽车工业产销及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197.58万辆和191.12万辆,与4月相比,分别下降4.4%和4.6%。但较上年同期增幅明显,各自达到11%和8.5%。
  “5月汽车产销虽比上月出现小幅回落,但比上年同期仍保持较快增长,车市总体产销形势还是相当平稳。”中汽协行业信息部主任陈士华表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单从乘用车市场来看,这点“小幅回落”已经呈现出不断扩大之势。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4月本就已经出现下滑的乘用车各细分市场,在5月仅有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有小幅增长,其他品种均表现出下降趋势。
  同样不容乐观的情况还出现在自主品牌市场。进入5月,自主品牌的颓势依旧没有任何改观,仅完成销售58.06万辆,环比下降2.72%。而36.5%的市场份额占比,也是近两年半以来第三低的数值。
  “中产阶层的不断扩大增加了潜在买家的数量,外资品牌正在级别较低的城市扩建自己的经销网络。”北京汽车咨询公司Synergistics总裁罗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从市场份额角度看,国产品牌的前景已经不容乐观。
  虽然各商家在五一期间煞费苦心地开展了多种促销活动,但各类促销仍未激发出消费者足够的购车欲,不少经销商期望的“淡季不淡”恐怕难以实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大量新车出现在北京车展上,但这些新车绝大部分不在5月份启动预售或上市,消费者更多的是选择持币观望,这也就造成了5月份汽车市场的不进反退。”汽车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表示。
  实际上,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五六月份历来都是汽车销售的传统淡季,而最新发布的库存指数也印证了这一点。相比4月本就较高的库存,5月的库存预警指数更是上涨了3个百分点,升至49.3%,已经接近50%的警戒线水平。如此大的库存压力,倒逼各销售商为了促销量,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
  不少经销商对6月市场的整体预期已经不像对5月那样乐观了。在谈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时,经销商们普遍认为,客源少、竞争力不足、融资成本高及资金压力大等因素,将会成为进一步制约经销商经营的主要因素。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淡季将至5月产销环比回落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