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库存高资金紧 经销商面临双重压力
作者:张鹏


    ■本报记者 张鹏
  上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5月份国内汽车产销数据。继4月汽车产销环比下降之后,5月车市依旧表现疲软,虽然产销同比仍保持近两位数增长,但整体增速较去年大幅滑落。此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库存调查也显示,上月单月库存已达49.3%,接近50%的警戒线水平。再加上今年央行银根收紧,融资难已让不少经销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严峻局面。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介绍,全国4S店仅今年前5个月增大的库存,就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库存增加。
  一向火热的车市,为何转瞬就变得如此冰冷呢?

盲目乐观 透支消费潜力

  “新车年产销2500万辆的说法太过保守,中国汽车才刚刚起步,无论是城镇化还是千人保有量,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月初的博鳌论坛汽车分论坛上,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就明确表示,今年汽车的年产销峰值至少会在3000万-3500万辆。
  的确,从3月车市的强势表现来看,无论是汽车厂家还是经销商,拥有这样的自信是再正常不过的。但现实情况却让无数人大跌眼镜,四五月不仅接连出现近期少有的降温势头,库存指数更是濒临爆表。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就指出,虽然北京车展提升了消费者的购车欲望,但由于大部分新车并不在四五月启动预售或上市,消费者持币观望无可厚非。而这一卖一买之间的落差,最终只得落在经销商头上。
  之前各地限购引发的抢购热潮,掩盖了汽车市场有所衰退的征兆;而这种透支未来几年消费潜力的假象,已经为车市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忧。

销售靠新车 传统模式待变

  而如果说厂家、经销商对于车市的盲目乐观,是在宏观上对车市预期把脉不准的话,那么,长久以来扎根行业深层、过分依赖新车创收的销售模式,则在微观上彻底制约着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目前汽车经销商想要盈利,大部分的利润都得靠新车销售。”一位东风日产营销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内汽车经销商90%左右的营业收入、60%左右营业利润都要依靠新车销售。而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一比例也已经远远超过了平均值55%。“对于任何成熟的经销商来说,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收入要靠二手车销售、配件及售后服务来维持,目前国内经销商‘销售靠新车’的做法,是难以长久维系的。”汽车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表示。在他看来,由这样的传统模式构建的营销结构,极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且一旦市场销售出现停滞,经销商就会立即面临资金周转的难题;而目前国内融资体系的脆弱,到时根本无法为其提供足够的回旋余地。
  的确,这种略显“畸形”的销售模式,与二手车市场的发展缓慢、汽车配件及售后服务的不达标是脱不了干系的。

短期促销 要讲“规矩”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宏观的预判误差、还是微观的“畸形”营销,短时间内似乎都无法得到根本治愈。那么,经销商们就只能干着急吗?
  广汽传祺的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只有尽快加大促销力度,才能有效减少如今较为沉重的库存压力,进而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维系现在人工、租金、利息、税金等各种费用的支出。
  对此,贾新光认为,经销商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内采取的促销策略,是必要而有效的,毕竟加快售车速度、促进资金回笼,才是渡过寒冬的最好手段。不过,在他看来,在降价促销的同时,经销商也要注意产品的质量及售后服务;毕竟只有那些运营情况良好的经销商,才能获得银行的垂青,要是因促销损害了信誉,银行融资就会更加困难。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汽车·选择】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库存高资金紧 经销商面临双重压力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