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C-NCAP让五星全面开花
作者:李方
图片


    ■本报记者 李方 文/摄
  2014年7月1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天津发布了2014年度C-NCAP第二批车型评价结果,全部达到五星成绩。这在C-NCAP历史上,尚属首次。
安全装备配置不断提升
  本次发布的结果共涉及7个车型,其中包括3个A类车、1个B类车、3个SUV车型,全部为两年内全新开发车型。7个车型的试验均严格按照C-NCAP(2012年版)规则进行试验及评价。
  其中,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牌 SQR7160J420型轿车(艾瑞泽71.6L手动致享版)(自愿申请)、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长安牌SC7162XG型轿车(锋驭1.6L自动精英型),作为国产自主品牌车型,其所达到的安全设计水准,令人赞叹。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认为,本批测试车型总体表现较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试验车辆上各种安全装备的配置率已近100%。ESC、侧面安全气帘等安全装备在各车型系列中的配置比例正在提高,有的车型已经全系标配。这些安全装备配置比例的不断提升,将对车辆安全性能的提高及乘员的有效保护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的确,C-NCAP自2006年实施以来,令国内车型各种安全配置,从苍白到丰满,居功甚伟。
  但是,C-NCAP贡献更大的,还不是安全配置与国际水平的快速接轨,而是车身结构耐撞性能的大幅提升。
  C-NCAP实施8年来,国产汽车碰撞安全性能明显上升,这首先体现在车身结构的耐撞性能的明显提升。
  记者通过C-NCAP历次碰撞测试结果发现,车身结构耐撞性能是车辆碰撞安全的基础。仔细研究C-NCAP各批次碰撞数据、成绩单,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凡碰撞时耐撞性能好的车身结构,首先可以保证车内乘员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其次,还可以减小车内乘员与车辆内部结构的相对运动。
  为了取得C-NCAP更好的碰撞成绩,很多汽车企业开始高度重视车身结构耐撞性能的技术研发。
  在《C-NCAP管理规则》(2012年版)实施后,记者意识到,车辆乘员安全,不仅与车身结构有密切关系,与车内约束系统也有紧密关联。
  约束系统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座椅和转向管柱等。它们是防止乘员在车辆碰撞过程中,与车内零部件发生伤害接触(即所谓“二次碰撞”)的安全装置。
  C-NCAP2012版的实施,引起国内汽车企业的高度重视,纷纷向消费者提供各种更多功能的安全带、主动式头枕、更强功能的安全气囊。
  随着C-NCAP的不断推进,国内汽车安全的设计、配置标准,不断提升,终于达成本批首次“五星”全面开花的喜人局面。
2015版规则年内发布
  为了促进国内汽车安全水准的进一步提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本季度完成新的2015年版规则征求意见稿,并已在C-NCAP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
  赵航介绍说,2015版规则明确对C-NCAP评分体系暂不进行变更。除细节修改完善之外,只对碰撞试验个别指标进行调整、对鞭打试验评分方法进行调整、并取消对驾驶员安全带提醒装置和ISOFIX装置的加分设置,明确将只有前排座椅的车辆纳入评价。
  据记者猜测,即将调整的碰撞试验指标很可能有碰撞试验用“台车”。
  这款碰撞测试主角——试验台车,质量仅为900千克;而欧美试验台车,质量达到1.3吨。不同质量碰撞,测试系数差别甚大。试验台车质量提升后,所有测试车型的安全考核压力将大幅提升。
  据悉,2015版规则将在年内定稿并正式发布,预计明年开始正式实施。
  儿童安全座椅将纳入评价体系
  记者在中汽中心安全测试实验室发现,儿童安全座椅的测试正在进行中。
  赵航表示,自6月1日以后,管理中心已正式开始了车用儿童约束系统的评价工作。车用儿童约束系统评价采用台车动态性能测试及使用方便性能综合评价的方法,给儿童座椅产品进行评分并进行分级。按照规则,目前正在进行产品选定、购买、确认等一系列前期工作,产品动态性能测试将在8月份开始,评价结果预计于今年年底前统一发布。
  赵航认为,作为非常重要的对儿童乘员提供保护的车辆安全产品,车用儿童约束系统性能优劣将受到各方面高度重视。
  (2014年度C-NCAP第二批车型评价结果详见B3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C-NCAP让五星全面开花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