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南宁 一路民歌一路车
作者:顾艳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2:南宁
图3:曾经是南宁及西南地区第一高楼,276米的地王大厦着实让南宁人自豪了一阵子。
图4:民族大道的拥堵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图5:闷热让南宁的车市变得很“清爽”。
■本报记者 顾艳伟 文/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王维的名诗《相思》穿越千年,惹得多少红尘男女几多怜爱。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王维笔下的“南国”就是今日的壮乡首府——南宁,一座具有1680多年历史的边陲古城。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红豆依旧惹人爱,千年古城早已旧貌换新颜。凭借着民歌形成的城市品牌及良好的区位优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城市、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
  南宁由此不再沉寂,城市建设更加漂亮,街道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宽,街头行驶的汽车犹如都市的精灵,让南宁人的生活愈加绚丽,充满着活力。

民歌传万里 南宁天下知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华大地,一个个古老的城市犹如凤凰涅槃般渐次浴火重生。可是地处岭南,有着1600多年的建城史,并贵为广西首府的南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在被人提起时问的最多一句话却是:“南宁在哪里?”
  当时的南宁确实有些“寒酸”:即便是在1999年,城区面积只有115.7平方公里,尚不足北京市朝阳区大。现今成为南宁城市发展缩影的埌东,在当时也只是一个“大工地”;而今南宁的“城市地标”之一的国际会展中心亦是芳草萋萋。那时的南宁,汽车依然属于极少数人所有,街道上行驶更多的是款式各异的摩托车,南宁也因此获得一个“骑在摩托车上的城市”的别称。
  作为壮乡首府的南宁从当时最流行的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找到启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民间节日,又称“歌仙节”,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演变而来,并因此流传下来数以万计的民歌曲目,也有了“如今广西歌成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传颂,形成了独特的壮族文化符号。
  1999年11月,第一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广西体育场高亢开唱。30多首经过重新包装的民歌在国内外歌手的演绎下,精彩了广西,震撼了国人,惊艳了世界。
  南宁,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上颇具知名度的城市。南宁人到国内外旅游,再不用为解释“南宁在哪里”而费神儿。
  同期举行的南宁贸洽会亦签订总额为27.5亿元的国内投资项目和2.6亿美元的外资投资项目。南宁尝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甜头,并打出了自己的“名片”。如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经举办了15届,南宁因民歌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在民歌品牌效应带动及2004年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后,为南宁城市发展掀起了巨大的“蝴蝶效应”,带动东盟企业在南宁投资发展,直接驱动南宁的GDP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南宁也因此确立了中国连接东盟桥头堡地位,以及我国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
  作为壮乡首府,如今的南宁城处处展示着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息。作为体现经济发展成果之一的汽车消费,也在南宁逐年升温,并在2011年达到高潮。根据2011年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南宁小汽车保有量为53.3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占到38.38万辆,小汽车的保有量较上年增长了24.9%。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丰田、本田、别克、奔驰、宝马等中高端品牌在南宁开设起第二家、第三家4S店。保时捷、凯迪拉克、捷豹路虎、玛莎拉蒂等高端豪车品牌在南宁设立了销售中心或者4S店,南宁人的汽车消费正逐步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城市中心的变迁

  在老南宁人看来,以朝阳广场为核心向外拓展1公里左右,是最能体现南宁人传统生活气息的地方。紧靠朝阳广场的百货大楼曾经是南宁唯一的大型购物场所,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百货大楼满足了老南宁人的日常所需,并被南宁人理所当然地看作了南宁最老的城市中心。
  进入新世纪后,以百货大楼为代表的朝阳商圈得到迅猛发展:民生路步行街作为各类服饰的集中销售地,成为年轻时尚人群最喜欢的去处,和平商场和交易场是广西最大的服装和小商品批发市场,万达广场则以强大的综合商业功能满足了各类群体的消费需求。
  朝阳商圈以其完善的商业功能,确保了南宁最老城市中心的繁华经久不衰,并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和车流,也成为南宁堵车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被誉为“广西第一大道”的民族大道就是以这个老中心为起点,自西向东穿越南宁市最主要区域。自1987年开工修建,随着城市扩张不断延长,直至1999年延长至南宁埌东客运站,直连南柳高速入口,长度达到11公里,才算全线贯通。这极大地方便了外地人驾车由此进入南宁并直达市中心,它用一辆辆汽车为南宁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也为南宁老城区的拥堵做出了“卓越贡献”。
  如果要感受南宁的现代和时尚,埌东新区则是最好的选择。作为南宁最为时尚和高档的城市中心,埌东新区是南宁重金打造的城市行政和商业综合体,成为“高端消费”的代名词。本土高档商场——梦之岛;外来高档商场——广州友谊商店、巴黎春天、万象城等纷纷在这里扎根,奢华的品牌,吸引着广西各地的成功人士,法拉利、保时捷、劳斯莱斯、宾利等高端豪车在此“争奇斗艳”,奔驰、宝马、奥迪则显得有些寻常。
  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五象新区是南宁城市规划中一个以北部湾为核心的全新城区,面积达175平方公里。对南宁而言,随着北部湾经济区逐步进入快车道,南宁开发五象新区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连接钦州、防城港、北海3个出海口,进而加强与东盟10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推动北部湾经济区成为影响亚洲经济的重要所在。
  毋庸置疑,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随着南宁的不断发展,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南宁将是一个无法让人忽视的城市。随处可见鳞次栉比的高楼,花团锦簇、绿草如茵的自然风光,为人们营造出一幅绚丽的壮乡盛世景象。

一碗老友粉包容万千

  南宁的中山路长约1公里,骑楼式的建筑彰显着这条小街悠久的历史。白天这里的大部分商家关门闭户,略显冷清。只有南宁人知道,中山路的精彩只属于夜晚。
  日薄西山时,安静的中山路则慢慢醒来,进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在这条街上,烧烤成为绝对的主角,但也不乏异域他乡的特色美食。简陋的器皿里盛着精心卤制的鸭脚、鸭翅、鸭头,猪蹄属于本地特色,湖南臭豆腐、四川酸辣汤、陕西凉皮、山西刀削面……同样让人垂涎欲滴。东南亚的甜品、糕点则是追求潮流的年轻人和情侣们的最爱。
  在南宁市青秀区政协委员赵子红看来,中山路夜市是南宁市井文化的典型代表,食物缺乏卖相,盛装食物的器皿也是普通碗碟,或许正是因为“不入流”,才让众多食客面对它们时,无需顾忌吃相是否雅观,在阵阵香气和划拳猜码的吆喝声中,尽情享受着啤酒和美食带给舌尖的快感。
  要追寻南宁真正的传统美食,老南宁人只认一个地方,一条深藏在市中心的百年老街——水街。生榨米粉、炒粉虫、粉饺、凉粽、年糕、芋头糕、马蹄糕、芝麻糊等,南宁人耳熟能详的特色本地小吃,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这条老街虽然没有光鲜的外表,甚至连门店都异常简陋,不过,这些恰是老南宁人眼中“传统和正宗”的象征。纵然南宁已经高楼林立,高档酒店遍布,可老南宁人招待外地客人时,依然喜欢带他们到水街转转,既品尝小吃,也在品味着延续百年的文化。
  作为华南稻作文化的发源地,南宁人不仅用大米制作了粉饺、粉虫,还制作出了另一种深受南宁人喜欢的特色美食——老友粉。在南宁众多老友粉店里,尤以开设在南环路口一小巷里的天福香老友粉店最为正宗。先以姜丝蒜蓉将猪肉或者脆肠炝炒,然后加入汤水煮沸后,将薄厚均匀的米粉放入锅中,再加入酸笋、陈醋、辣椒酱、豆豉、香葱,一碗酸辣爽口的老友粉端上台来,没有几个南宁人能抵得住它的诱惑,以致该店不论何时都有排着长队等着翻台的食客。
  可以说老友粉已经不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只有南宁人能够体会的“老友”文化。
  广西区党校老师侯琳认为,南宁本就是一个极具包容度的城市,它可以让不同民族的人和谐共处并找到归属感,也可以接纳不同国度和地区的美食,构成了南宁多元化的饮食消费文化特质,让人甘愿沉醉其中。

汽车消费随性而坦然

  南宁也曾有过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皇后”牌客车曾经是南宁公交车的主力车型,也是他们父辈长途外出时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因缺乏核心技术并一味的“模仿”,最终让“皇后”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皇后”的失意,并没有打击到南宁人对汽车的热情。南宁市公安局车管所的数据显示,2013年南宁市小型汽车新车新增109791辆,小型汽车保有量达到600915辆;目前,并仍以平均日400辆的速度增加。这使得汽车的总量和入户量牢牢位居广西之首,并将拥有“雪佛兰乐驰”和“宝骏”两大汽车品牌的同区兄弟——柳州,远远地抛在身后。
  南宁人对汽车的热爱直接推动了汽车市场的发展,江南区的白沙大道汽车专卖一条街、兴宁区秀厢大道的金源国际汽车城、西乡塘区安吉大道的广西汽车市场早已驰名广西,汽车品牌从国产、合资、进口应有尽有。只要你愿意,在这些汽车市场,只需支付3万元,就可以成为“有车一族”,也可以花费百万元以上的巨款购买保时捷、捷豹等进口豪车,享受驾驶的乐趣。
  作为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南宁居然拥有“广西北部湾(南宁)车展”和“广西汽车交易会(安吉车展)”两个本土汽车展销会,一个在城东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一个在城北的安吉大道,遥相呼应又彼此守望,共同引领着车市的消费潮流。
  两个车展虽然规模和档次与北京、上海车展无法比拟,但上百个品牌和车型也满足了大部分南宁人的购车需求。有些经销商甚至会在车展期间,从外省市调运来宾利、劳斯劳斯、法拉利等重量级豪车为车展增色。
  正是这种可供选择的范围太宽又太广,南宁人在选车时也显得尤为挑剔,常会闹出些故事来。周珂半年前就打算买车,可是在买什么车型上与媳妇产生了争执。作为一家企业的中层干部,周珂希望购买的车型沉稳大气,选中了大众迈腾,而媳妇则考虑外观新潮气派的沃尔沃C30。争执了一个月,周珂岳父一锤定音:买一辆奥迪A4,你们谁说了也不算!
  不过,像周珂这样首辆车就入手中高级车的并不具有普遍性。在南宁人看来,首次买车应该以8万到10万元左右的自主品牌或者合资车为主。他们的理由也很容易得到人的理解和支持:手生,开车时出现个磕磕碰碰,不会太心疼。并且这个价位的车,品质和配置已经满足需要,可供选择的品牌和车型也较大。所以,当南宁大街上出现一辆后视镜挂着红布条的新车,多半是中低价位的A级车。在拥挤的车流里它们小心翼翼,飘扬的红布条能为它和主人赢得老车主的怜爱和宽容。
  一旦认为自己的技术“到家“了,有些南宁人再换车时则显得有点“土豪”做派。覃邕轩在南宁开了10年的出租车。他告诉记者,除非有特别需求,南宁人买车多在6万到30万的价位中选择。不过,近两年,价值在百万元以上的宝马、保时捷、路虎、捷豹、辉腾等高端豪车在大街上也越来越常见了。
  南宁市国税局车购税分局的统计资料也验证了这种说法。从2013年至今年2月份,南宁售价在10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的高档轿车就新增了901辆;200万元至400万元的新增63辆;500万元以上的超豪华车新增11辆。这些豪车主要集中在奔驰、保时捷、宝马、奥迪、捷豹以及劳斯莱斯、宾利、玛莎拉蒂、法拉利等品牌。
  滚滚车流中,这些高端豪车犹如出身高贵的富家小姐,虽然炫目,但人们并不因此而羡慕。因为,更多的南宁人只视汽车为出行工具,只要周末时一家3口能驱车郊外玩耍,至于汽车的品牌并不重要,他们更看重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南宁人对待汽车的态度就是这样随性而坦然,他们用汽车丰富自己的生活,又不受其牵绊。
  7月的南宁,即便是夜幕来临,闷热依然在门外徘徊。下班后的南宁人纷纷启动汽车,拧开空调,涌入拥挤的街道,朝着家的方向缓缓移动。
  南宁的车市也走入一年中的淡季。在这样的天气中,车商们甚至懒得做促销,偌大的汽车展厅里,鲜亮的展车略显孤寂。不过,车商们相信,当10月份的高温褪去,直到来年的5月份,该买辆什么样的汽车,又将是南宁人经常讨论的话题。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汽车·城市消费地理】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南宁 一路民歌一路车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