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吾文/摄
按照长尾博的说法,CX-7的特点就是运动、跨界以及通过性。从外观上看,CX-7确实有这样的特点,SUV+SportsCar复合式的车身,让CX-7的呈现出清晰的运动质感。长尾博,CX-7的研发总负责人。在他的眼里,CX-7与其他竞品有明显不同。
以内饰为例:CX-7三炮筒式的仪表台算不得独家之秘,但是,三炮筒仪表台上的指针设计方式,在SUV车型上并不多见,它采用的是指针垂直向下的设计。
对车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高端跑车上,仪表指针才采取这样的表现手法。对于以运动或者速度为主要诉求的车型而言,指针由垂直位开始摆动,可以更好地表现车辆的运动幅度,看上去更直观。而CX-7如此设计,显然是要彰显其运动的特点。
长尾博所说的明显不同,还包括它的设计思路。其车内设计是以“RelaxbutSportyCockpit”(让人放松且具动感的座舱设计)为主题。用更通俗的说法就是当你落座驾驶席后,面前的动感主题驾驶界面会让你产生强烈的驾驶欲望;不过,如同一瞬间的错觉,当你刚刚把注意力移向车内其他部位时,让人放松的车内环境,又让你很快忘却了刚才的冲动。
CX-7的“运动套装”借鉴了Mazda跑车RX-8的整体风格。为了使车身线条更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CX-7前挡风玻璃的倾斜角度达到了65.5°。这样整体造型更加接近跑车,而且较其他SUV车型具有更为流线、奔放的车身轮廓;更趋近流线型的外观使得CX-7达到了0.34的低风阻系数,这无疑会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并降低油耗。
尽管CX-7的外观内饰设计均有一定独到之处,但空有其表不是马自达的风格。
比如说动力水平的表现。
此次我们试驾的车型是装配2.3T发动机的4驱版。这台2.3T发动机及4驱系统出自马自达运动部门MazdaSpeed(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专门从事赛车改装的部门),这套动力系统曾经被用在马自达的高性能版车型Mazda6MPS上。从数据上看,CX-7搭配的这款 2.3T涡轮增压发动机能迸发出175kW、350N·m的强劲动力,这一数值完全能够匹敌目前市场上的多数3.0L自吸发动机。而且涡轮启动转数也较为理想,在1500转/分钟时开始介入,到2500转/分钟时就能达到最大扭矩,这样就保证了发动机低转速时良好的扭矩表现。
与之相匹配的是一套电控智能扭矩分配适时4驱系统。这套系统能够在前后桥之间将动力从100:0至50:50范围进行分配,为CX-7提供了十分稳健的行驶表现;加上最小208mm的离地间隙,CX-7便拥有了很不错的越野通过性能。
其实在场地试驾环节,CX-7的通过性已经有了较好体现。在通过右侧高单边路障测试中,CX-7的左前右后两轮以及右前左后两轮都曾悬空;但其配备的4驱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让驾驶者轻松过关。
以运动见长的CX-7的通过性不仅表现在4驱系统上,其离地间隙也保障了大多数情况下的通过性,甚至比较特殊的路况下,也能有较好表现,比如高驼峰桥。不过,略显遗憾的是,CX-7并没有配备陡坡缓降这样较流行的装置。当然,对于一个喜欢行走与跨越的人而言,多踩一会儿刹车,似乎也不算啥问题。
入弯情况是检测一辆车操控的重点。此次,场地试驾设计师特地设计了一个以“CX-7”字型为蓝本的场地道路。这样,至少在“7”的折弯处,就出现了一个胳膊肘弯儿。此时,CX-7显示出了其良好的操控性能,直线加速,收油,减速,快打方向,紧急过弯,加油,继续走起。
CX-7的精准操控不仅是4驱系统的功劳,与高刚性车身结构及调校出色的悬挂系统密不可分。CX-7采用了专用SUV底盘结构,与大多数基于轿车底盘的城市SUV大为不同,车底部两侧布置有两根大断面直线式纵梁,其间有6根横梁连接,另外还有3根横向通道梁补强。硬朗的车身结构保证了转弯行驶时的精准动态反应,确保了不会因车身扭曲变形而影响到车辆操控。
试驾同期,一汽马自达公布了MazdaCX-7的预售价格区间:19.98万-27.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