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下半年银行理财收益
或下行
作者:赵冰涛


    ■赵冰涛
  每逢年中,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总会大幅上扬。然而,今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却风向陡变,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甚至较去年同期下降。业内专家表示,央行货币政策在“微调”后有望继续保持稳健但偏宽松的局面,市场资金面趋缓,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有望“稳中有降”。同时,“季末效应”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影响日后也将有所减弱。
  “我准备了一笔闲置资金,原本打算趁6月底买几款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没想到连6%的收益率都没到。”张女士说。和张女士一样失望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等待着考核时点的赚钱机会,却无奈高收益产品争夺战今年未现。
  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今年6月,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9%,环比下降0.02%。从期限上来看,6个月到1年的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47%,环比下降0.08%。银率网数据也显示,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在6月底的“季末效应”要比3月份明显,但预期收益上行空间有限。6月最后一周,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达到5.23%,部分产品预期收益超过6%,该时点成为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收益的“爆发期”。不过,从6月份整体来看,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再未出现强劲的上升势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今年上半年,随着央行两轮针对小微企业和“三农”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多数银行“钱紧”的局面已大有改观。随着银行年中考核的结束,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或将继续回落,尤其是短期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下滑幅度将更为明显。理财产品收益率走低不是个别月份的偶然现象,今后恐将成为常态。
  普益理财分析师也表示,考虑到现在市场的流动性不错,预计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在中期内将继续维持下行趋势。
  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建议,投资者若对收益率期望值较高,可以选择中长期理财产品,以锁定收益,减少未来的再投资风险。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服务·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或下行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