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须检测 ●生产有标准 ●质量可追溯
■本报记者 王文郁
日前,农业部在辽宁省沈阳市开展了2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抽取蔬菜样品20个,合格率100%;近期,沈阳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5次75个样品,合格率98.4%。记者在辽宁省沈阳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这样一组令人可喜的农产品质量监测数据。据沈阳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春禄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沈阳市以强化检测、标准化生产、产品溯源监控等举措,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取得可喜成绩。
强化检测让消费者放心
“沈阳农产品质量之所以能够让百姓放心,与强有力的检测队伍支撑是分不开的。”李春禄说。
自2008年起,沈阳市逐步完善了市、县、乡三级检测体系和市、县两级农业执法体系建设,为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依托和执法保障。目前,沈阳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编制70名,承担着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执法任务。同时,沈阳市还有县、乡两级检测监管力量,已建成了4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中心监管站、10个乡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截止到6月底,在沈阳市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流通环节快速检测的2.8万个蔬菜样品中,总合格率达到99.6%。
标准化生产减少农药残留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很多,沈阳市农产品抽查、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农产品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农民不合理用药导致的农药残留超标,引发药源性污染;另一个是因环境因素导致的重金属污染。”
李春禄说,通过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指导农民和生产企业合理用药解决病虫害多发问题,减少了药源性污染。沈阳市县两级政府通过划定食用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和限制生产区,使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问题得以逐年减少。
溯源监控保证农产品质量
李春禄告诉记者,农产品的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作为辽宁省首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试点单位,从2013年5月起,沈阳市已投入资金350余万元,搭建了检测监控、视频监控、溯源监控、农资监控4个专业平台,实现了农产品质量“看得见、听得着、跟得紧、查得全”目标。
目前,沈阳市10家农产品检测机构、10家农资备案室、13个乡级监管站纳入了平台监管。下一步,沈阳市还将农产品规模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一并纳入平台严格监管,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