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改装车“放开”多误读
作者:张鹏
图片


    ■本报记者 张鹏 文/摄
  近日有媒体发布消息称,将于10月1日起实施的新《机动车登记规定》,放宽了对改装车的诸多限制。车主购买原厂改装车后,上牌时无需再提供额外的改装证明,便可直接上路,且有关改装的相关变更手续也变得更为简单。消息一出,立即引来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不少媒体纷纷转载,还有车主称“以后改装爱车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了”。然而经记者多方查证发现,对于这则消息,不仅很多人存在误读,而且这还是一则“旧闻”,因为“原厂改装车”在现行的《机动车登记规定》中早已合法。

误读:涵盖“所有改装车”

  记者注意到,新闻报道中提到的“改装车”前还有“原厂”二字,而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汽车用品与改装技术中心主任谢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原厂改装”是指汽车在出厂以前或在出厂以后由汽车制造厂商本身,根据个性化要求,定制的型号不一、配置不一,但是已经经过生产厂家检验合格的改装车、整车。
  简而言之,人们热炒的“改装车”,必须是汽车厂商推出的经过其检验合格的个性化定制车,并非涵盖“所有改装车”。因此对于那些购买后、个人私自在改装店内改装的车来说,理论上同样不能适用此项新政。如要改装,应该还是和以前一样,只得提前进行申请。
  由此看来,那些原本还寄希望于对爱车放手进行改装的车主们,这下只能空欢喜一场了。然而即便只是让“原厂改装车”合法,对他们来说也无异于一针强心剂,因为或许在未来几年内,对私人改装车的新政就将彻底浮出水面。

旧闻:“原厂改装”本就合法

  不过记者在查阅现行的2012版《机动车登记规定》时却发现,在附则第六十四条中已经明确指出,如果使用国产或者进口整车改装的机动车,其上路所需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就是指机动车生产厂出具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或者进口机动车的进口凭证和机动车改装厂出具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
  因此“原厂改装车”从法规上来说,天然就具有上路的合法性,上牌时也不需具备额外的改装证明。至于媒体对新政中才会实施的“购买原厂改装车后,上牌时便无需再提供额外改装证明”的解读,其实早在现行规定中,就已经有了相同的法律政策了。
  此外,对于新政中引发讨论的另一项“改装变更手续更为便捷”,即机动车所有人在改装10日内到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即可的说法,记者在现行规定中“变更登记”的第十到第十七条中也看到了相似说明。一旦车主改变了车身颜色,或者更换了发动机、车身及车架,都应在10天之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
  所以,引起广大改装车主热议的“涵盖范围”及“变更手续便捷”,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新规实则和现行规定,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作为多年从事汽车改装及配件销售的业内资深人士,北京凯恩比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冯嘉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如今在市场上可以看到的奔驰AMG系列、宝马M系以及奥迪S/RS系列等车型,其本身也是各家厂商根据客户要求推出的个性化定制改装车;“如果这些车上路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限制,那么厂商也不会将其批量生产,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进店购买了。”

现状:改装率低 市场难扩

  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要想等到改装车领域全面放开的那一天,首先还得让更多人接受改装车才行。
  虽然国内汽车市场规模早已稳居世界第一,像“北京国际改装车展”这样的盛会也是一年胜于一年。但从整体来看,对车辆进行改装的人群还仅限于一些发烧友及资深人士,普通民众受制于改装成本、交通法规等原因,也不敢轻易尝试。统计数据显示,较之美国70%、日本80%的改装率,中国仅有不到10%的人进行改装。而这一数据也充分说明,普通人还很少体会到个性化改装的乐趣。
  此外冯嘉也向记者表示,即便是对于那些喜爱改装的车友来说,其改装也主要是集中在尾翼、轮毂、大包围等外观物件上,很少对发动机、底盘、车架等进行改装。再加上目前原厂改装车,主要出现在高端品牌或超豪华品牌中,自己改不好、想买又买不到,也就让真正想在现阶段玩转改装的人变得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就使得汽车改装业难以有效地进行扩张。
  因此冯嘉认为,在积极倡导安全改装理念的同时,只有各行业的政策法规配套、协同一致,形成一个良性的市场环境,才能确保改装车真正的入市、入心。

链接

  现行《机动车登记规定》于2008年5月27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02号发布,根据2012年9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24号公布的《公安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登记规定〉的决定》修正。
  其中关于变更登记,“修正”第十条中有如下规定: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如改变车身颜色、更换发动机、更换车身或者车架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在变更后10日内向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改装车“放开”多误读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