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尖端工艺的典范
北京奔驰C级车研发生产检测全过程参观纪实
作者:李方
图片


    图:质量管理一体化原型车

■本报记者 李方 文/摄

  8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全新长轴距C级车上市。在上市活动之前,记者来到北京奔驰工厂,对全新长轴距C级车从“新豪华主义”设计理念到工业制造的转化实现过程,有了一个真切的体验。
  据研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全新长轴距C级车,从设计之初,便依据中国市场的需求开发和打造,不仅在产品上创造了同级别的诸多“唯一”,在研发过程中也制造了多个“之最”。

中国专属

  为打造出最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专属车型,全新长轴距C级车积极响应了市场需求,轴距加长到2920毫米,造就了出色的车身比例。同时设计师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驾乘习惯,对后排在舒适性和便利性方面进行特别改进。例如座椅靠背和坐垫经过专门调试,更加舒适;一体式头枕可6向调节,成为名副其实的豪华头枕。
  所有致力于将全新长轴距C级车打造最契合中国消费者心意的产品设计,均得益于研发中心的贡献。
  因此,为了提升全新长轴距C级车的本地化水平,更好地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梅赛德斯-奔驰特别为该项目的研发生产培养了3000名专业人才,其中200名更是输送到海外接受专业培训。
  北京奔驰工厂研发中心斥资设置了7个试验室、研发试制车间和新建的测试跑道,为包括C级车在内的国产化车型进行投产前后的测试。其中,车辆调校试验室是戴姆勒在欧洲以外建立的唯一一个车辆调校试验室,用于解决本土化生产实践中对驾驶辅助系统进行评测和调教的重要问题。
  除了实验室测试,实地测试依然是全新长轴距C级车绕不过的环节。它经历的中国路试,所到之处最高海拔达到了5000米;从40摄氏度高温高湿的海口到零下35摄氏度的极低气温的黑河。最终,全新长轴距C级车所进行车辆成熟度与耐久度实测总里程,累计超过12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0多圈。

精益造车

  记者在北京奔驰的总装车间参观时发现,梅赛德斯-奔驰在生产制造上不吝投入、追求完美的理念——精度带来操控,强度带来安全,轻量带来经济。
  据奔驰讲解员介绍,打造全新长轴距C级车的新总装车间(MRA)总占地面积20万平米,其车身分组立体存储库堪称全国汽车制造企业中规模之最,为全新长轴距C级车的卓越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在全新长轴距C级车上,奔驰全面应用了此前仅在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上所采用的高速射钉铆、高速流钻等7项世界顶尖车身连接工艺,完美地解决了众多车身连接领域的难题,为全新长轴距C级车带来高精度、高强度、轻重量的安全车身。
  目前,北京奔驰已实现了发动机核心部件的成功出口,其所生产的缸体、缸盖和曲轴已发往德国,用于戴姆勒德国发动机工厂的整机装配。由此,北京奔驰正式被纳入戴姆勒全球采购供应链体系,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掌握汽车生产核心制造工艺的绝佳证明。
  作为全新长轴距C级车最具中国制造魅力的核心元素,其新型2.0升四缸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无疑是这款车的亮点所在。它可以帮助全新长轴距C级车实现低转速下的高扭矩输出,油门响应更快,驾驶感觉也更为平顺、安静。凭借精准的点火,其运用的第三代BlueDIRECT缸内直喷技术带来了更低的油耗。
  除了总装车间,北京奔驰还在冲压、装焊、涂装等生产线上也采用了戴姆勒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并在发动机制造、质量管理等领域凝聚了诸多世界尖端技术,进而在动力性能、车身安全、质量管控等多个层面将豪华轿车的本土化生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严格把控

  在质量控制检测部门,记者看到,为保证全新长轴距C级车的整车工艺,北京奔驰工厂根据戴姆勒的要求,以全球统一的标准和质量管控进行奔驰车辆的生产,严守从组装前后检验、生产线上检验、下线后全面考核评估,到成品车阶段随机检查的四重检测,从生产之前、之中和之后各个环节都进行细密检验,确保进入到北京奔驰的每零部件,以及下线的每一辆全新长轴距C级车都完全符合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统一标准。
  在产品的检测环节,梅赛德斯-奔驰专门从德国引进了一体化原型车Cubing,作为打造长轴距C级车最精准的标尺,对其重要零部件的尺寸精度进行严格的“三坐标”检验。
  零部件的精准程度是整车质量的重要保证,该原型车采用全铝合金材质,比传统的树脂铸模更加稳定、零部件检测精度更高,以确保出厂的每一辆长轴距C级车的高精度、零缺陷车身,使其完全符合戴姆勒严格的全球标准。
  那就是,汽车研发保持不灭激情、制造工艺讲究精益求精、以严苛的质量控制打造完美品质,以及面向本地用户需求持续创新的产品。
  一番参观下来,记者通过对全新长轴距C级车的研发、生产、检测等多个环节的观察,看到了奔驰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准确理解与承诺。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汽车·选择】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尖端工艺的典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