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消协通过四种模式创新消费指导工作
天津市消协消费指导部主任陈云奎(中)在消费教育进社区活动中,向消费者讲述消费指导知识。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从事后维权向事先预防转型,引导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参与支持消费维权,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通过“四让”模式引导更多的社会群体支持消费维权工作,促进工作水平的提升,“四让”模式是“让消费者参与消费维权、让行业组织配合消费维权、让企业主动接受消协监督、让机构研究消费维权”,天津市消协消费指导部主任陈云奎也被中消协评为“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先进工作者”。
让更多消费者参与维权
“消费维权向事先预防转型,首要就是提高消费者消费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通过不同方式的消费教育、维权参与,让消费者科学理性明白消费、辨识规避消费陷阱。”陈云奎说。
基于这种想法,天津消协把今年侧重点确定为抓好社区消费教育,开通了与公众媒体合办消费教育专栏、开办微博微信、建立消费教育学校、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咨询服务等途径。陈云奎和同事们在休息日,联合媒体走进全市多个成熟社区,以活动社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小区,在现场咨询互动中宣讲维权知识、倡导消费文明、服务基层消费者。
消费教育对象要有的放矢,主题要紧贴当下,形式要参与互动,陈云奎说,“只要能够让消费者参与的工作,我们都会发布消息邀请消费者参与,如果一段时间没有类似工作,就会有消费者给我打电话,了解消协近期工作,提出建议意见。”消费者的互动参与利于消费知识的传播,保证消费教育的效果,使听证会、问卷调查、消费者评议等消协工作更加易于开展。
让更多行业组织配合维权
陈云奎认为,行业组织在行业内发挥着自律规范、协调监督的作用,在消费维权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引导行业协会配合消协维权工作,这是实现维权关口前移的有效途径。
今年5月,与消费者相关的50多家行业协会、商会齐聚天津市消协,召开天津市行业组织消费维权联席会例会,通报半年来的消费维权情况和工作计划,交流引导行业企业自律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举措,这一联席会议制度已经成为固定的行业协会维权交流平台。
据介绍,天津市消协已陆续在保险、家居等行业协会建立维权工作站,依托汽车维修、环保、食品、黄金珠宝等协会专业人士建立消协专家组,出台家具三包规定、家电安装售后服务规范、黄金珠宝饰品售后服务办法等多个行业规范,在汽车流通领域试点开展诚信企业评选,开展针对手机、银行等行业的社会调查,制作行业消费知识和维权手册,使行业组织成为消协维权的紧密联系层,有力支持了消协各项工作的开展。
让更多经营者接受监督
“通过消协监督,让企业更加严格标准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这也是要让优秀的企业广为人知,对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也给予实名曝光。”陈云奎介绍说。
今年6月,天津市消协带领60余名消费者走进企业,开展消费体察活动,让消费者亲身感受企业生产环节、服务消费者的举措。今年以来,这种消费体察活动已经进行多次,如走进芦台春酒业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优秀企业等。
据介绍,去年天津市消协决定实名披露曝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经营者后,消费指导部就制定了相关制度规范,并于3·15期间首次实名曝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十件案例后,陆续对一些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不配合调解的企业进行实名曝光,有力震慑了不法经营者。不少经营者从开始抵触到主动接受,邀请消协提出维权制度、消费者服务举措方面的意见。
让更多机构研究维权
“消协优势在于实践,研究机构的优势在于理论,更多的机构研究消费维权工作,对于消协提升工作水平有很大的作用。”陈云奎这样认为。在去年12月天津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联合召开的全国公益诉讼研讨会上,陈云奎就消协的公益诉讼权问题做了专题报告并录入文集。此后,天津师范大学公益诉讼研究中心就一直与消协保持联系,探讨消费维权相关法律问题。
在建立全国首家绿色消费教育研究基地后,陈云奎联合南开大学开展了天津市绿色消费的课题研究,他执笔的《天津市居民绿色消费调查报告》被中国工商学会评为年度优秀课题调研成果三等奖。相关研究机构的积极接触和研究领域的热情参与,使消协工作得到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本版文字、图片均由万晓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