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 因向医院行贿,一家医药企业日前成了重庆实施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清单以来第一个“上榜”者,被罚两年内不能在市内公立医疗机构销售和药交所挂牌交易。这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的《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于今年3月1日实施、要求各地建立相应黑名单制度以来,全国为数不多、实名公布行贿医药企业的案例之一。
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商业贿赂已成为医药行业的潜规则。黑名单制度对此将发挥震慑作用,遏制贿赂蔓延,但要真正净化医药市场还需深化改革,尤其是彻底让医药分家。
重庆市卫计委公布的第一批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名单显示,重庆唯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凯在医疗设备销售过程中给予市十三院原设备科科长王毅好处费合计13.5万元。
重庆市卫计委药政处负责人表示,商业贿赂不良记录清单给了医药行业一个明确的信号:谁违规、谁行贿受贿就会被曝光、被处罚,而且是有姓名、有企业名称、有具体贿赂情节的点名道姓的曝光。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江帆认为,不良信息记录制度有两方面明显震慑作用:一是取消了行贿人和企业两年内从事相关行业的资格;二是该制度能帮助建立起跨部门、跨区域联网的不良信息网络,能对打击和遏制商业贿赂起到实际作用。
据统计,2013年我国卫生计生系统共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问题3907件,2984人被追究责任;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案件377件,690人被追究责任,其中214人受到刑事处罚。
(牟旭 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