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2014年旅游市场消费维权报告》发布——
多个顽疾给游客添堵
作者:任震宇


    ■本报记者 任震宇
  2015年 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4年旅游市场消费维权报告》。其中显示,合同不公平、旅游骗局多、购物假货多等问题依然存在,并困扰着消费者。
  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全国消协组织2014年共受理旅游服务直接投诉1701件。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旅游合同不公平。一些旅行社为了吸引顾客,在宣传时给出各种优惠,但廉价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景点缩水、行程缩水、服务质量降低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此外,旅行社还会在合同上模糊处理其服务内容。当发生消费纠纷时,其给出的解释往往不利于消费者。
  第二,旅游购物问题多。目前,国内旅行团仍然存在违规安排购物、商品以次充好、价格虚高等问题。此外,部分消费者出境游时委托导游或他人代理购物,因代购涉及环节较多,一些消费者回国后发现商品价格不符实、质量有缺陷等问题,遂找代购人协助办理修、退、换货,此时往往容易发生纠纷。
  第三,旅游骗局多。一些旅行社通过将国内热点旅游线路上公认的重要观光景点设为自费项目的方式获取利益。另外,仍有旅行社为招揽游客,打出所谓“零团费”“负团费”低价产品,再在行程中设置陷阱,强迫游客消费。
  中消协的调查结果显示,旅游市场正呈现出新特征与新趋势,例如旅游消费需求多样化,高质量的产品更受欢迎;随着我国公民出境签证的便捷程度提高、可旅游目的国家增多,出境游市场将持续火爆;在线旅游企业加速扩张,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同时,给旅游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带来挑战和机遇。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吴文学表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进入大众化消费时代和产业融合时代,其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也在游客消费心理、企业商业模式、消费维权机制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尽快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旅游局愿意与中消协一起建立畅通的投诉渠道,构建信息共享机制,联合发布相关报告、消费警示,实现全方位的合作。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生活·休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多个顽疾给游客添堵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