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银行业去年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
作者:聂国春


    ■本报记者 聂国春
  中国银行业协会3月15日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运营和服务模式,切实改进服务“短板”,服务改进工作让银行业消费者获得感与满意度持续提升。根据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银行综合服务满意度平均得分为76.93分,较2013年的72.30分提升4.63分。
  其中,柜面综合服务满意度得分为74.64,提高1.71分;服务效率满意度得分为82.71,提升6.74分;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ATM满意度得分分别为 83.41、77.69、80.43和83.41,分别比上年提升4.36、14.61、2.68和2.41分。
  根据报告,2014年银行业优化业务流程1038个,是2013年的8倍。例如,工商银行柜面签单业务平均服务时间缩短56%,储户开户所需手续减少3/4;浦发银行推出线上获客、审批、签约、提款的全流程线上服务模式;广发银行业务受理不再受时间的限制。
  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底,中国银行业协会先后发布了42个与文明规范服务相关的自律规范文件,文明规范服务行业标准标杆体系初步形成。为了方便消费者,各金融机构增扩网点渠道覆盖面,不断更新改造升级其服务功能。同时,丰富、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电子金融服务带给消费者全新服务体验,使银行业平均离柜率达到67.88%,同比增加4.65个百分点。
  此外,各银行服务创新精彩纷呈。例如,交通银行创新推出“全时段吞卡取回”服务,解决客户后顾之忧;中国邮储银行针对老年客户开发“绿卡通”,可提供日常金融服务和上门服务;中信银行推出“薪金煲”,实现了随时理财、随时支付的全新体验;中国光大银行搭建“云缴费”平台,让消费者足不出户轻松缴费;兴业银行率先研发并推出国内首台“盲人ATM”,为视力障碍人士提供了便利。
  尽管银行业在服务方面整体“往前走”,但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也坦言,银行业服务改进远远不够,问题缺陷仍然不少。
  例如,有些银行员工的服务态度仍存在瑕疵,偶有态度冷漠和敷衍推脱的现象;服务收费公示不够醒目,客户不能及时了解收费信息的现象仍存在;银行卡种类、功能及用卡安全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大;个别银行从业人员消保意识不强,部门间、地区间认知度存在差异等。“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缺陷,刷新广大客户的体验,提升其满意度。”杨再平说。
  据悉,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八年发布该系列报告。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栗元广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银行业协会通过定期发布报告的形式,推动着银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中消协已将银行服务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社会监督重点,并将持续开展银行服务调查评议工作,以此促进银行业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服务·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银行业去年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