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不合理低价游,咋治能除根?
作者:孟刚
图片


    ■本报记者 孟刚
  国家旅游局近日表示,将重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违法一日游等产品,以净化旅游市场。据记者了解,不合理的低价游和违法一日游产品由来已久,相关部门就此进行的专项打击行动也不止一次两次,为何仍屡禁不止?有专家认为,原因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不法导游或旅游机构流动性强,监管难度较大;二是监管措施未形成长效机制。那么,如何才能铲除这一顽疾,让市场秩序彻底变好?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日前采访了有关人士。

“1元出境游”被叫停

  自《旅游法》实施以来,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仍然存在不合理低价游产品。不久前,国家旅游局叫停了途牛网推出的“1元出境游”产品,以整顿一些在线旅游网站用超低价格产品哄抢市场的行为。旅游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认为,途牛网推出的“1元出境游”属于不合理低价游产品,违反了《旅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即“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据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彭志凯介绍,城市一日游秩序混乱、在线旅游企业设立的游客服务与投诉电话无人接听和解决问题不及时、旅行社散客拼团强迫消费引发游客不满、酒店预售优惠卡节日期间不兑换等问题依然是当前旅游投诉的焦点。2015年3月底,国家旅游局针对社会上广泛反映的同程、途牛两家企业在互联网上以低价招徕游客的经营行为,责成江苏省旅游局约谈同程、途牛两家网站。目前,南京市旅游委员会已下发整改通知,要求途牛网停止“1元出境游”业务。
  除了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一些数据外,2014年年底,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发布的检查《旅游法》实施一周年的情况报告也显示,自《旅游法》实施以来,旅游市场中的突出问题尚未获得根本好转,特别表现在不合理低价游方面,如“黑社”“黑导”“黑车”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在违法一日游中尤为突出;一些旅游经营者规避《旅游法》规定,将购物场所改头换面为景区,采取变通手段和隐蔽方式,欺骗或变相强迫消费;一些不法商家甚至采用价格欺诈、商业贿赂等违法手段从事旅游经营活动,致使“零负团费”、欺客宰客等利益链条难以被打破。

低价产品多是噱头

  对于旅游机构推出低价旅游产品现象,北京工商大学旅游与营销系主任郭崇义表示,这是一种吸引眼球的促销手段,但实现非常困难。
  郭崇义认为,旅游产品存在价格成本,尤其在出游高峰期间,成本更高。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外,类似“1元出境游”这样的低价产品是不可能实现的,其背后往往隐藏诸多猫腻。
  消费者李女士向记者反映,前不久她看到某知名旅游网站推出了特价秒杀活动,其中一款“3999元美国9天7夜游”产品只有5个名额,她仔细阅读活动详情时发现,虽然这个产品的价格很便宜,但其中隐藏不少问题。“页面上注明每个人限抢一个名额,如果一个人出行,需要支付高达两三千元的单房差价。”李女士告诉记者,也就是说,就算秒杀成功,若自己出行则要支付高额的单房差价,若结伴同行,则另外一个人要按该线路的原价参团。最后算下来,这条看似便宜的线路其实和平时同档次打折产品的价格差不多。
  除此之外,一些在线旅游网站热销的尾单限量产品也多是营销噱头。据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介绍,所谓尾单限量产品,是因个别游客突然取消行程,旅行社为避免在机票和酒店方面蒙受损失而将被取消的名额以较低的价格再次出售。但事实上,这类名额的数量非常有限,并且时间紧迫,所以一般不会在网上销售,多是在旅行社内部销售,由员工或其家属购买。因此,在线旅游网站上销售的一些尾单产品大多是营销噱头,目的是将游客吸引过来后,再向其推荐其他产品。
  郭崇义表示,由于目前我国尚未针对在线销售的旅游产品出台统一行业标准,众多环节的责任模糊不清,导致很多消费者遭遇权益受损时投诉无门。同时,这也让一些不法从业分子更加肆无忌惮。
  针对旅行社借低价产品向游客推销其他产品或强迫其消费的情况,北京工商大学旅游与营销系副教授张运来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目前在国内仍有大量导游人员未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导游的收入来源仍然主要是游客在目的地购物的回扣,因而导致买团卖团等问题长期存在。此外,对于“黑社”“黑导”“黑车”等害群之马,旅游监管部门缺乏长效管控机制,使得这些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分子无法被彻底根除。

多部门统筹执法是关键

  凯撒旅行社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不合理的低价促销扰乱了旅游市场的价格秩序,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
  北京市旅游和发展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北京前门附近的一日游产品确实多为黑旅行社、黑导游且都是由社会闲散人员经营,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很难一次性根除。“正规旅行社遭到投诉后,我们会对其进行处罚,但对于流动性强、无手续无资质的黑旅行社和黑导游,不仅难以找到责任主体,还由于其无照、无资质,对其监管涉及工商、税务、公安等多个部门,所以更增加了执法难度。”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进入旅游旺季,北京市旅游委将按照国家旅游局的部署,加强对游客反映的“黑一日游”现象进行调查,查实后按有关规定予以严处。
  郭崇义表示,旅游业具有产业链条长、涉及部门多、市场主体利益诉求复杂等特点,要想捋顺市场秩序,就需要各职能部门之间加强统筹和协调。同时,树立大旅游的发展理念,切实完善各级政府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重点查处欺行霸市、垄断市场、非法经营、欺客宰客、强迫消费等违法行为,不搞“下不为例”,从而构建文明诚信的旅游市场和产业发展环境。
  另有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导游权益保障,确保旅行社与受聘导游之间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关系,完善导游薪酬机制。记者了解到,国家旅游局虽然于2014年11月15日下发了《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导游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导游行业组织在导游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功能与作用,但由于这项要求目前还未形成机制,所以很多导游的收入与待遇目前仍不能得到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生活·休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不合理低价游,咋治能除根?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