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北京明确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时间“底线”
作者:李洋
图片


  近日,北京市出台了“1+3”公共文化政策,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设施、软性服务等提出了标准和要求,力求推动本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和数字化。这是全国首个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省级地方性实施意见,为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设定了明确的“底线”标准。
  北京目前建有市级、区县级、街道乡镇级和社区村庄级共4个级别的公共文化网络,文化馆、街道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共6691个,平均覆盖率达到98%。不过,各个区域建设和发展还不平衡,针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法规和规定也不完善。“1+3”公共文化政策历时一年调研和起草,其中的“1”指的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见》,“3”则是为了落实《意见》制定的配套文件,包括《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方案》《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和《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北京要基本建成均衡发展、供给丰富、服务高效、保障有力的全市基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打下坚实基础。《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提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应提供市民上互联网、看电视、看数字电影、看书报、参加文艺辅导培训、演出排练、文艺创作、文化活动、校外教育(含学生自习)、展览展示等20大类的服务内容,规定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每个社区文化室至少配一名文化组织员,旨在从服务内容、开放时间、服务人员、服务环境和运营保障等方面进行规范。
(李洋)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生活·休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北京明确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时间“底线”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