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国春
背景
2001年4月,华西医科大学一附院某医生被患者狂砍13刀;同年11月,一患者因与医生发生矛盾引爆于重庆第三医院眼科服务站;2002年5月,南华大学一附院某医生被患者家属强迫抱尸游走……进入21世纪后,医护人员被打事件频频发生,患者对医院不信任以致于录像、录音、拍照、逼迫医生作出治疗效果保证等不可理喻的事情相继发生。
2002年3月,由本报发起,《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协办的《全国医院服务质量读者问卷调查》在全国收到1万多份调查回执,调查反映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患者看不起病、医疗服务质量差等几个方面。
曾几何时,被视为“白衣天使”的医生普遍得到全社会的尊敬,而当年本应水乳交融的医患关系为什么会罩上了如此沉重的阴影?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正式实施之际,本报记者通过多方调查采访,试图寻找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
回顾
2002年8月下旬,由本报主办的全国医疗风险防范与服务质量管理院长论坛在北戴河举行。带着疑问,本报记者在会上、会后进行了深入的采访调查,写就长达15000字的通讯《医患关系反思录》。
报道从阵痛、寻因、出路三个方面向公众全面展现了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探寻了导致医患矛盾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记者采访发现,进入新世纪,医患关系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是当年医院开始以药养医,患者因病致贫的情况逐渐增多,而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也让医院开始频频站上被告席;二是工作的压力和偏低的待遇让医生产生了心理不平衡,这也导致部分医生出诊时态度冷漠、语言生硬,增加导致医患纠纷的非医疗因素。此外,医院管理水平的低下、患者对医学局限性及医学风险的认知不够,也在有意无意地加剧着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
调查发现,如果不正视并妥善解决医患关系问题,不仅患者利益受损害,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将受到阻滞。因为,医患关系紧张将导致医疗精英纷纷离岗,医学后继人才锐减。
影响
《医患关系反思录》2002年9月6日在《中国消费者报》整版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给报社打来电话,认为该报道说出了医患双方的心里话。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认为,“这是一篇非常全面揭示医患关系的文章,不仅行文生动,可读性强,而且比较客观真实,可信度高,对医患双方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卫生部医政司原司长吴明江表示一连看了两遍报道,认为报道“观点很好,总结深刻,立意很高,对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并将该报道收入《医院领导决策参考》。该报道客观反映了医护人员的心声,得到了医护人员的共鸣。
当年12月,有关部门在重庆专门召开全国医患沟通现场经验交流会,并邀请本报记者现场参会观摩、研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先进经验,推动医患沟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