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记者王照重)近日,中国食品软实力建设——生态文明与县域食品经济发展“泗水实践”研讨会在山东省泗水县召开。会议聚焦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食品发展、软实力建设与食品企业转型升级,研讨生态文明与食品产业互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从而为行业、企业、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据悉,泗水县各类食品加工企业120余家,其中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多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泗水,形成薯类淀粉制品行业、矿泉水及饮料行业、肉类加工行业、粮油深加工四大食品产业;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级荣誉: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食品工业软实力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示范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永久举办地、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中国优质林果之乡、中国优质花生之乡、中国优质地瓜原产地。
与会专家指出,泗水的发展模式的形成,是因其紧紧依靠国家战略,“泗水模式”具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价值及潜力。
山东省省委领导和济宁市市委领导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泗水模式”在县域经济层面的突出贡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相关领导也高度评价了“泗水模式”的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