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被欲望灼热的健康APP
作者:胡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胡军
  作为人类的普遍追求,健康一直是一个灼热的目标。然而,如何判断健康、获得健康却永远像一个难解之谜。
  随着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等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伴之兴起的健康APP似乎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那么,健康APP是否真的能如想象的那样,成为真正的健康助手呢?
被过度指标化的“健康”
  毫无疑问,在各类医学实验仪器和检测仪器面前,健康的人体与不健康的人体,在一些实验和检查指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健康似乎已经可以被指标化。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各种新型的技术应用,感知人体指标,从而判断人体是否健康,并据此提供健康方案的健康APP应运而生。
  “是否健康能完全靠这些指标来判断吗?即便是医院使用的专业医疗仪器,检查结果也都是根据一定的数据模型来计算的,都有可能出现误判,何况是非专业医疗设备呢?”对于把人体是否健康完全数据指标化的现象,有着数十年医学临床经验的北京某知名医院保健科王主任并不完全赞同,“指标检查,对负责任的医务人员来说,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完全依赖,完全靠检查指标判断是否健康是不负责任的。”
  调查发现,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检查仪器被广泛应用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健康体检机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由专业医疗检查仪器提供的身体指标,如血压、心率、血脂、视力、听力、肺活量等等,并以此判断自身的健康程度。
  北京消费者胡先生曾连续七年在同一家三甲医院体验,均被诊断为血压偏高,建议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并无任何不适感觉的他,选择了去别的三甲医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仔细检查,最终被确诊血压并无明显偏高现象,无需药物干预。此后数年,胡先生对于自己的体检报告显示的异常指标不再过份担心了。“我找的是一个非常权威的专家,她告诉我,同一级别的医疗设备,不同医疗水平的人来进行操作,可能产生的结果和判断就不一样。而且,健康不可能彻底被指标化,国内外医学临床之所以长期保持在30%左右的误诊率,跟医疗仪器设备把人体健康过度指标化不无关系。”胡先生说。
APP数据靠谱吗
  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涌现的健康保健类APP的种类和数量很多,涵盖了各种追踪人体参数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健康类APP:每天走了多少步,掏出智能手机来一目了然;每天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只需看看手机,就知道答案。有的应用甚至声称只需用指尖轻触一下手机,其心率、血压和血氧水平等等指标就显现在屏幕上。
  不过,多位消费者反映,其使用过的健康APP普遍存在测量不准确,甚至测量方法的科学性都存疑:如将手指按住手机摄像头,就能检测出心跳、血压;对着麦克风吹气就能检测出肺活量;眼睛盯着手机就能检测出视力……“真不骗你,也就是图个好玩吧,用了两天就删了,实在是信不过。”说起自己使用健康类APP软件的体验,山东消费者梁女士觉得很可笑,“把手指对准手机摄像头,几秒后便出现了每分钟70次的结果。后来我用一个暖宝宝替代手指,竟然也得到了每分钟70次的测试结果。”
  那么,消费者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健康类APP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到底如何呢?记者选取了一款在业内口碑较好的健康APP——体检宝,进行了测试。从这款软件的自我介绍来看,只要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检查出血压、心率、血脂、视力、听力、肺活量等多方面的健康数据,甚至还可以进行心理检测。其检测原理是通过摄像头旁的闪光灯来做,手指轻贴摄像头,体检宝能捕捉到毛细血管的搏动,通过光电采集到稳定的脉搏波信号,通过对脉搏波的分析获得心率、血压、血脂、血氧等身体指标。不过,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记者进行的三次体验测试显示的数据差异甚大:第一次显示心跳为 86次,血压为 122/81mmHg;第二次显示心跳为74次,血压112/71mmHg;第三次显示心跳60次,血压108/68mmHg。“不骗你,我身边的朋友跟我都差不多,下载下来玩个两三次就直接给删了。为什么呢?从目前来看,健康类APP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测不准,二是测量方法多少让人有些怀疑,三是嵌入广告让人很烦。”对于健康类APP提供的健康数据,经常快走健身的北京消费者张女士深有体会,“这些数据不能太上心,出发点是不错的,用来做健康管理和促进或许有用,但不能把它作为自己身体健康与否的标准。你想想吧,就连最最基本的计步功能都不准确,何况其他的指标呢。”
谁来规范管理
  日前,覆盖美国全境,由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NYULangone)的研究人员于2015年6月发起的一项旨在探讨以年轻用户为主的移动医疗应用的实用性的调查显示:目前美国市场大约有4万个健康与保健类应用程序。它们中的53%跟踪体育运动,48%涉及食物摄入,47%记录体重变化,34%会给予运动指导。5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在自己手机中下载了一个健康类应用,45%的人下载了5个或5个以上的健康类应用。下载了健康类应用程序的人中,65%的人会经常使用它们。研究人员也注意到,更年轻,受过更好教育,有更高收入的人相对更活跃,西班牙裔美国人和肥胖人士也是这类应用程序的主要粉丝。
  虽然国内目前尚没有如此详实的调查,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健康类APP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据了解,目前国内尚没有专业的医学权威机构对市场上涌现的健康类APP进行上市前的监管和检测。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各类健康类APP所提供的身体健康指标数据,都是厂商根据自身的研发技术水平来设定的。那么,这些数据给消费者带来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建议消费者谨慎对待这些指标数据,这些APP应用有没有科学依据,有没有权威医疗机构来鉴定呢?对于医学常识较少的人来说,天天看着这些检测指标,很容易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严格来说,医学检查的结果,是给专业的医务人员看的,也只有具备专业医学知识的人,才能通过指标判断出是否健康,非正常指标与相关病症之间的关联。”对于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健康类APP,曾担任过多年甲级医院院长的北京武先生表示担忧,“这些东西的判断依据、准确性到底谁来把关,应该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的检测才对,否则,不仅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凭空增加了心理负担。”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网络·热点】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被欲望灼热的健康APP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