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制图
■本报记者 聂国春
1月16日,历经6个月精心筹备的安心保险正式开业。由此,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合规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安心保险、众安保险、泰康在线三家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
事实上,这并非全部。随着百度宣布发起成立互联网保险公司“百安保险”,“BAT”三巨头在金融行业的另一领域将再次聚首。业内人士认为,2016年将会有更多的力量“试水”互联网保险。
资本竞逐互联网保险
2013年,首家纯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由阿里巴巴、腾讯、中国平安发起成立。彼时,中国互联网渠道保险的保费规模仅300亿元。
2015年,不少保险业界专家称其为“互联网保险元年”。这一年,易安保险、安心保险与泰康在线同时取得“准生证”,互联网保险领域再添新成员。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数据,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突破了2000亿元。
正是看中了互联网保险的迅速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和创业公司加入“触网”“触保”大军。百度、安联保险和高瓴资本联合成立互联网保险公司“百安保险”,蚂蚁金服控股外资国泰财险,腾讯则联手中信国安发起设立互联网寿险公司,京东也将保险业务定位为京东金融体系的第六大板块。
传统的保险企业自然不会放过这一风口。记者了解到,目前许多保险公司都成立了互联网保险部门或电商平台,各种迎合互联网用户的移动APP也不断推陈出新。而背靠泰康人寿的泰康在线财险,成为唯一由传统保险公司作为主发起人的互联网保险公司。
中保协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经营主体已经超过了100家。
拼跨界拼场景成为趋势
记者观察发现,与早期仅仅将互联网保险作为一个营销渠道不同,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通过跨界和场景应用来创新保险产品,以适应保险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去年7月,华海保险与财客钱包结合年轻白领“加班多”的生活场景,联合推出首款新产品——“加班险”。并将针对健康和出行两大系列的生活场景,联合研发互联网保险产品,例如“出差险”“运动险”和“亚健康险”(健康系列),以及“堵车险”(出行系列)。据悉,“加班险”首期1万份已经售完。
将理财向保险延伸,将保险向生活场景延伸,再将生活场景和理财结合,这正是互联网保险发展的一大方向。这种场景化也使得互联网保险逐渐跨界融合。
国内首个互联网车险品牌“保骉车险”就打造了跨界的范例。近日,“保骉车险”宣布入驻支付宝钱包,推出余额宝用户专享版车险产品——用户可以选择将原需支付车险保费的资金冻结在余额宝里,在享受车险服务的同时,额外享受资金增值带来的收益。同时,用户在平安车险已有的理赔服务体系基础上,根据用户的驾驶习惯、信用等多维度数据,个性化提供打车、养车、法律咨询等增值服务。每位用户还将受赠OBD(车载诊断系统),提升驾驶体验。
泰康在线财险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丁峻峰表示,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前景是跨界融合,如物流、电商领域,支付领域、医疗养老领域都能有很好的结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刘琦也在日前指出,未来互联网保险的场景化、高频化、碎片化的产品推出将更加频繁。
创新服务方便消费者
互联网保险不仅基于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开发更贴心的保险产品,也通过大数据、云后台等进行服务创新。
例如,新华保险“自助服务”能让客户使用移动PAD、电脑以及自己的手机终端,通过“掌上新华”手机APP或者网站页面,自助完成一系列柜面业务的办理,同时配有客户经理,为客户随时进行自助业务办理指导。“互动体验”创新整合了微信、APP、网站、短信、电邮五大E化平台,客户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进行文字、语音,甚至视频与95567服务人员远程实时互动解决问题,畅享“随身服务”。平安产险连续6年升级服务举措,通过大数据挖掘客户需求,创新推出“新高铁”理赔服务模式,在业内首推赔款即时到账、零查勘简易理赔、电话直赔、微信理赔等服务举措。
安心保险总裁钟诚在开业仪式上介绍说,与其他保险公司不同的是,安心保险从成立之初就是以“问题导向”为指引所建立的创新型保险公司。安心保险以解决保险“理赔难”为未来业务开拓的首要目标,将从线上互联网服务创新和线下快速理赔优质服务两端发力。安心保险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从营销、渠道、产品乃至运营的全业务链条的互联网化,做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保险公司。
亟待回归保险本质
去年底以来,险资在股市掀起一股举牌潮。记者调查发现,多数举牌险企的资金来自网销万能险。这些网销万能险通过高额的收益率吸引消费者投保,有些产品的保障功能极低,但多数消费者对此知之甚少。
与纯粹的理财型万能险缺少保障不同,一些场景化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则遭遇了业内专家和监管部门的质疑。保监会去年就多次叫停一些公司开发的奇葩类互联网保险产品,诸如“赏月险”“贴条险”“跌停险”等。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带着“险”字的产品其中并没有保险的本质功能。
太保寿险董事长、总经理徐敬惠表示,部分互联网保险产品严重脱离保险本质,定价缺乏数据支持,为吸引眼球和片面追求规模而盲目创新,混淆了创新边界,已为社会所诟病。
“下一步聚焦思考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更好地适应、把握和引领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更好地借助互联网的翅膀,让保险业做得更好,让互联网保险真正回归保险的本源。”刘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