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陶瓷片密封水嘴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共抽查11个省(市)198家企业生产的200批次产品,产品合格率为80.5%。
本次抽查重点对水嘴产品的管螺纹精度、抗水压机械性能、密封性能、表面耐腐蚀性能、金属污染物析出量、水嘴用水效率等级等9个项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有39家企业生产的39批次产品不合格,问题主要集中在管螺纹精度、冷热水标志、表面耐腐蚀性能、金属污染物析出量、水流量、水流量均匀性、水嘴用水效率等级等方面。
8批次产品金属析出量超标
水嘴产品金属污染物析出量超标问题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本次抽查结果显示,有8批次产品的金属污染物析出量不合格。其中,有6批次产品的铅析出量统计值不合格,1批次产品的铬析出量不合格,2批次产品的六价铬析出量不合格。造成该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不合格产品大量使用非标黄铜,甚至采用废旧回收铜,从而导致原材料中含有大量铅、铬等有害元素;二是产品的生产工艺不稳定,企业对生产没有合理、高效的管控手段。
9批次产品水流量不合格
此次,国家质检总局还联合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等单位对陶瓷片密封水嘴的节水性能进行了抽检。结果显示,有9批次产品的水流量不合格,9批次产品的水流量均匀性不合格,7批次产品的用水效率等级不合格。问题原因主要集中在产品结构设计不合理、阀体过水面积过大、阀芯和气泡器等配件使用不当等。
陶瓷片密封水嘴流量、水流量均匀性、水嘴用水效率等级均是水嘴产品的强制性指标。水流量偏大,会浪费水资源;水流量偏小,会影响正常使用。水流量均匀性则考核水嘴在不同水压下的用水情况。据了解,流量、流量均匀性、水嘴用水效率等级不符合标准要求会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提高消费者的生活成本。
5批次产品跟踪抽检不合格
近3年来,国家质检总局会同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等部门对节水产品进行跟踪抽查,特别是对2013年国家监督抽查中不合格的陶瓷片密封水嘴产品。结果显示,实际抽查到的企业有16家,其中5批次产品跟踪抽检不合格。
(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