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重耳
1月20日,央行发布消息称,该行当日在京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央行正积极攻关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研究数字货币的多场景应用,争取早日发行数字货币。目前,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央行这一表态,立即让各方浮想联翩。对于消费者来说,数字货币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发行数字货币?未来是不是就没有纸币了呢?
据了解,数字货币是指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但其不能完全等同于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货币,因为它经常被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而不仅仅局限在网络游戏等虚拟空间中。目前,全世界发行有数千种数字货币,其中,以比特币等为代表的虚拟货币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2013年底,央行等五部委曾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称,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
不过,此次央行表示,发行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实现。未来,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的建立还有助于我国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我国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火币网创始人李林说,相较于传统资产管理与支付体系,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不同在于它的资产发行、交易为自组织、去中心化,通过技术而非中心机构解决了在虚拟经济体系中的信任问题。数字货币之所以能够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是核心。不仅在传统纸币发行领域,在众筹、P2P、证券等传统金融领域,数字货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也将发挥巨大作用。“未来将会没有纸币”,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行最新表态传递了一种信号,表明数字化是一种趋势,未来都会货币数字化。
不过,要实现数字货币化并非易事。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表示,现在寻求的是能够在安全性、便利性等各个方面都能够解决所谓价值交换需要的功能载体,这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技术问题解决后,未来如何运用数字货币替代纸币的流通和发行,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央行也表示,数字货币的设计应立足经济、便民和安全原则,切实保证数字货币应用的低成本、广覆盖,实现数字货币与其他支付工具的无缝衔接,提升数字货币的适用性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