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楼市频现利好政策,但2015年全国住宅市场整体上并未出现成交量大涨,全国住宅销量与2014年相比略有下降。其中,一线及重点城市新房交易量火爆,三四线城市住宅市场相对依然萎靡。
据统计,2015年全国住宅销量达9.6亿平方米,同比下跌9%。2015年一线及重点城市成交量明显复苏,除四川成都外,监测的10个城市中有9个城市新房交易量上涨,8个城市新房交易量同比涨幅在27%及以上,6个城市新房交易量从2014年的负增长转为2015年大幅增长。其中,湖北武汉新房交易量为10个城市之最,同比涨幅最高达39%。
从房价来看,一线城市房价涨幅继续扩大,二线城市房价涨幅有所收窄。2015年全国住宅市场整体价格涨幅明显增加,全国住宅销售价同比涨幅为5年来最高。但城市间住宅市场价格出现明显分化,一线城市房价涨幅继续扩大,二线城市房价涨幅有所收窄。这说明,一线城市投资效益依然较高,而二线城市投资效益降低,整体购房趋势逐渐转为以自用为主。
据统计,2015年全国住宅销售价较2014年涨幅增加10%,2015年监测的10个城市新房成交价分化显著。一线城市豪宅集中入市,新房成交价涨幅较大,其中涨幅最大的依然是上海、北京,分别达到16.9%、9.6%。南昌作为江西省会城市,在经历两年房价下跌后2015年大幅上涨,涨幅高达12%;江苏南京、湖北武汉等地的新房均价分别上涨8.1%、7.3%;四川成都、湖南长沙等地的新房均价小幅下跌2.9%。
从购房者的特征看,80后和85后年龄段购房者占半壁江山,贷款购房占比超过七成。目前,市场趋势是85后消费者更爱买房,90后人群多以租房为主。在2011年—2015年期间,1980年—1985年出生的置业者购房成交占比一直最高且高于50%,1986年—1990年出生的置业者购房成交占比约为15%。
高企的房价造成较大的购房压力,但对于贷款购房者来说,2015年一系列降准降息政策加上较宽松的货币政策致使购房成本被降低,还贷压力相对减轻,进一步导致贷款购房者占比增加。北京市2015年贷款购房的比例为75.7%,比2014年增加了11.4%。
2015年全国住宅库存量上涨8%,在一线及所监测省会城市中,武汉、天津的一手住宅库存量居前,其中武汉库存量最高达2763万平方米。监测10个城市中7个城市一手住宅的库存量下跌,2个城市一手住宅库存量小幅增长,而南昌相对持平。在一手住宅库存量下跌的7个城市中,跌幅较大的依次是苏州下跌32%,天津下跌19%,南京、上海下跌13%,杭州下跌7%,武汉下跌4%,北京下跌2%。另外,成都、长沙的一手住宅库存量分别上涨8%、7%。
在2015年监测的一线城市及重点城市中,在供应量方面,除成都外的9个城市土地供应量下跌,其中上海供应量最大为553万平方米,同比下跌21%;长沙供应量最小为83万平方米,跌幅最大为78%。在成交量方面,7个城市土地成交量下跌,3个城市土地成交量上涨。在成交建设面积下跌的城市中,上海的成交量最大为576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7%;长沙成交量最小为96万平方米,跌幅最大为62%。在成交建设面积上涨的城市中,北京上涨6%,苏州上涨14%,成都上涨23%。
(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