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湖北十堰警方:4种“投资”渠道涉嫌违法
作者:朱方正 吴采平


    ■朱方正 本报记者 吴采平
  近期,投资理财模式层出不穷,对此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披露了以下4种涉嫌违法的“投资”渠道,提醒广大消费者多加防范,避免上当受骗。
“中国某某通讯”涉嫌传销
  近期,在十堰市城区及郧西县等地开办了许多“中国某某通讯”的店面,对外宣称“不换卡、不换号,10元包月随便打,不分长途、短途、市话随便打”“用自己的钱,推广赚钱”等,招揽投资加盟,并设置了200、1000、5000、1万元4种套餐。
  根据规定,加盟必须交纳相应费用,并注册成会员,且只有交纳1万元的套餐类型,才可以开实体店。开店者在经营过程中可以享受几种奖励制度,即通过推广会员发展下线获取奖金提成,每开发一个市场获取相应提成,或者通过业绩提成等。此外,加盟的店主还被召集在一起学习如何推广业务赚钱。目前,该组织在十堰市已有约20人加盟同一个店主,其行为已涉嫌传销。
  ●警方提醒: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核实此类业务店主是否存在推广发展下线的行为,并详细掌握涉案人数、金额,以及十堰地区的主要责任人等情况,将根据违法事实部署整治行动。
投资“农产品”掉进非法集资陷阱
  今年2月5日,市民胡某向十堰市张湾区警方报案,称去年8月,一家公司业务员李某通过发广告和名片的方式,介绍他向设于十堰城区某商务区的“十堰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称该公司投资农作物种植、销售、农业技术咨询、粮食收购等业务,许诺按投资额给投资者分红。他信以为真,投资3万元,但半年已有两个月未付息,对方也无钱退本金。该公司有非法集资嫌疑,目前警方正在调查中。
  ●警方提醒:目前不仅是投资“农产品”,有的商务公司以投资旅游开发、绿色环保项目开发、高科技产品开发,或者以发行公司内部原始股等为幌子,吸收资金并许诺予以一定利息或分红,虽然有的暂时未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但风险极大。许多公司也根本没有实体项目,只是在拆东墙补西墙,因此,市民理财投资一定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
网上“投资理财”血本无归
  今年1月,十堰市公安局张湾分局经侦大队接到辖区居民徐某报警,称其去年12月在武汉盛世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投资2万元进行网上理财,年息分别为16.8%、14.5%,今年1月初发现该公司网站关停,投资资金血本无归。警方迅速开展网上查证,并与武汉警方联系,经初步查明,武汉盛世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正式挂牌上市,利用互联网进行高息吸纳资金理财业务。今年1月11日,该公司宣布破产,公司法人朱某向武汉市公安局投案自首,导致大量客户的投资款无法兑付。
  ●警方提醒:网上投资理财缺乏安全保障,市民在进行各种网上投资理财活动时须谨慎。
网上“炒原油”几乎亏光
  去年8月,市民赵女士通过网上QQ群了解到有人“炒原油”赚钱了,并有操作实盘的截图为证。因前期炒股亏损严重,回本心切的赵女士在对方蛊惑下,按照对方给出的链接,注册了账户,并将资金转过去,按照对方提示操作,没多久就将5万元亏完。对方让赵女士再投5万元“翻本”,结果很快又亏进去大半。后来,赵女士通过QQ了解到,群里有许多像她这样的受害人。
  据专业人士介绍,所谓“炒原油”“炒贵金属”,多是不法人员利用受害人急于赚钱的心理,向受害人推送虚拟软件模拟操盘,软件的操作系统与期货交易所的真实系统高度相似,但炒作标的物的K线走势却由不法分子设定,甚至有时会出现涨了卖不出去的情况。投资人的钱实际上是打进了不法分子设置的账户,在所谓操盘过程中,被一点点“亏”给不法分子。
  ●警方提醒:网上“代炒股”“炒期货”“炒贵金属”“炒原油”等信息五花八门,市民在股市操作时,要对网上开户高度警惕,当心钻进钓鱼网站设下的圈套。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0 版: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湖北十堰警方:4种“投资”渠道涉嫌违法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