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ECAP第二批车型评价结果披露,生态汽车理念渐入人心。健康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也成为汽车品牌的实力较量——
■本报记者 李方
日前,C-ECAP第二批车型评价结果,令人喜不自禁:自主品牌、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传祺(GS4)2015款 200TG-DCT舒适版,以80.68分拿到金牌。
这个结果,之所以令人喜出望外,是因为很多人曾认为,C-ECAP是国际大品牌的游戏场所,生态技术储备并不雄厚的自主品牌,根本玩不起。而广汽传祺的夺金,不但让自主品牌信心倍增,也让非自主品牌豪情万丈。
广汽传祺GS4,不但是C-ECAP评价首个自主品牌金主,还是首个获得金牌评价的SUV车型;且在“车内空气质量”一项,凭借95%的得分率,成为C-ECAP评价迄今获得该项评分最高的车型。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能源分公司总经理古惠南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广汽传祺在汽车选材上,不惜成本、严选低VOC、高品质环保材料;其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亲人标准”,致力于为消费者构筑健康、节能、环保的美好车生活。
为了保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始终符合绿色生态标准,广汽传祺以丰田生产方式为基础、整合本田的精益生产,融入中国人的思维智慧及岭南文化的精致细腻,逐渐打造了一套工艺更先进简洁的广汽生产方式。
生态汽车C-ECAP,着眼于消费者看不见的品质诉求,是针对汽车的健康、节能、环保,提出更系统、标准更高的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客观公正的绿色消费信息。
有了C-ECAP,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除了注重产品可靠性、安全性、外观、价格之外,还考虑到汽车的车内空气质量、车内噪声、油耗等生态性能,以选取更加健康、节能、环保的生态汽车产品。
C-ECAP最终的评价结果,以直观并量化的等级评价——白金、金、银、铜及无牌形式进行发布。
对汽车行业而言,通过科学评价、公布优劣差异,可以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为汽车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C-ECAP相关评价规程发布之初,很多媒体在研究C-ECAP测试标准后,得出并不乐观的判断:C-E-CAP以加严现有国家标准实现“优中选优”;能取得C-ECAP铜牌就已不易;摘金夺银,难度系数太高。孰料,C-ECAP第一批4款测试车型,三金一银的成绩,出乎当事各方意料。
C-ECAP第二批结果的另一个意外,完全不输“自主夺金”。一汽-大众的高尔夫2016款1.2TSI自动舒适版,以90.40分的成绩,摘取白金桂冠。
据C-ECAP一位工作人员说,设立白金奖牌,旨在树立C-ECAP生态汽车的最高品质的范本,为大家指明努力的方向;完全没想到第二批测试阶段就有汽车品牌拿下白金牌。
“一汽-大众在致力于向用户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更致力于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格局。”一汽-大众技术开发部总监李丹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C-ECAP的检测项目及其标准,一汽-大众一直是加严执行。之所以敢送来参检,缘于满满的自信。
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主任郑继虎对汽车企业屡获佳绩,十分兴奋。他说,生态汽车门槛虽然很高,但目前已有不少车企勇敢地参与到C-ECAP评价中,并且成功地获得了生态汽车证书,可喜可贺。
据郑继虎介绍,目前,不少企业已主动在新车研发过程中导入C-ECAP标准,包括绿色选材、在制造环节实现低碳生产、产品使用环节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以及确保报废回收性能等。
随着汽车“同质化”趋势日益明显,汽车品牌的实力较量,亟需开辟新战场。
中汽中心副主任、C-ECAP管理中心主任张建伟认为,C-ECAP服务于汽车行业的方式,就是要将优秀企业在生态汽车方面做的努力展现给消费者。企业的这些努力必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获得满足的消费者也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