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桑雪骐
国务院扶贫办于2014年将“电商扶贫”正式纳入扶贫的政策体系,并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从2015年开始实施。而今,电商精准扶贫正逐渐成为大众创业的新平台。
说到扶贫,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农村。艾瑞咨询发布的《2015农村电商样本报告》显示,电子商务市场稳步增长,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为16.2万亿元,增长21.2%。到了2016年,预计农村地区的网购市场总量就将突破4600亿元。
电商平台在农村市场渠道下沉方式上也是各出奇招。据了解,立足“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十三五”期间,京东将与各级政府部门及合作伙伴一道,致力于打造50个“互联网+扶贫”示范区,树立200个贫困县示范试点,建立200个贫困地区线上地方特产馆,在25000个村打造“一村一品”生态;苏宁则计划于2016年投入50亿元,在2015年底近1100家苏宁易购直营店的基础上再建1500家易购直营店和200个线上地方特色馆,以苏宁特有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模式,打造苏宁农村经济生态圈;阿里巴巴则采取农村淘宝合伙人形式在农村推进。
赶街网总经理潘东明认为,移动互联网化、社交化、本地化是电商扶贫的三个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让互联网渗透进农村,成为电商发展的基础;社交化表现为过去所有大型电商平台的架构是按照同等质量最低价格设置的,非标性农产品没有同等质量的概念,但微信社交化可以弥补过去电商的不足,从而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本地化是说城市人可省略掉中间环节,直接买本地农产品。
其实,贫困不仅存在于农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去产能去库存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批转岗下岗人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晓涛指出,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促进返乡人员就业创业,是顺应产业转移趋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基本民生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借力“互联网+”等现代商业手段,通过市场渠道及时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岗位,特别要强化匹配对接,将用工需求企业和去产能企业无缝对接,统筹解决好职工的转岗和技能培训,使其有稳定的出路。
日前,国家发改委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安置化解过剩产能职工、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王晓涛表示,要加快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返乡创业产业集群,国家发改委将牵头组织推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2016-2018年支持返乡创业试点县(市、区)和化解过剩产能重点地区对接京东集团。
根据协议,京东集团将加速向钢城、煤城地区布局物流营销服务网络,到“十三五”末覆盖70%以上的县级钢城、煤城,支持发展电子商务,帮助现有商业网点拓展经营服务范围,促进当地就业和劳动者增收;并将开放旗下服务器、京东金融、京东众筹、京东云等平台资源,通过实施“一村一品一店”工程,加快生鲜冷链宅配体系建设,加速线上线下流通联动,布局京东农资服务中心,就近建设产地仓等方式,支持试点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试点地区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支持培育智能硬件产业,着力促进创业就业。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认为,电商扶贫为今后扶贫工作开辟了更广泛的创新空间,互联网对扶贫开发的溢出效应和带动效应不断增大。国内互联网企业积极投身于精准扶贫事业,有助于使互联网新兴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更多地造福于贫困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