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的首个全国高考,被称为“史上最严高考”。湖南等地今年实行高考“无声入场”,即不允许考生带任何金属物体进入考场,让各种高科技作弊产品无所遁形;湖北出动无线电监测车对疑似作弊信号进行拦截、干扰,利用高科技手段防范和打击手机、无线耳机等作弊行为;江西在全省每个考场统一配备身份证阅读器;广东等地升级标准化考场作弊防控系统,通过指纹识别、人脸识别验证考生信息,考生“刷脸+验指纹”进考场;吉林甚至把“作弊入刑”法条印在了准考证上。
跟帖
@程赤兵 个别家长迷信投机取巧,迷信侥幸过关,让考生获得不光彩的“成绩”,实际是让孩子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将终身无法放下。这种“言传身教”会教育出更年轻、更多的投机者。严法当头,对有这种心态的人,确实是有矫正作用的。
@马志强 净化考试环境,是提高考试质量,提升考试价值的根本,高考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是考生们展现自我的舞台,是寒门学子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大希望,也是守护教育公平及社会公平的重要底线,要让“最严”一直严下去。
@ 乐清 “史上最严”,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是坚守教育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最严的高考,是最温情的守护;最严的高考,是最真情的告白。如果说,以前对高考作弊惩处无法可依,是制度之失,那么,现在对制度的检漏与修补,则是还给所有考生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