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跨境电商新政暂缓一年实施——
暂缓期内企业能做啥?
作者:李燕京


    ■本报记者 李燕京
●背景
跨境电商有了喘息时间
  3月2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要求自2016年4月8日起,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并同步调整行邮税政策。随后又发布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这在跨境电商界引起轩然大波。
  行业内一片叹息。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税率调整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并没有预期大,但是“正面清单”和“通关单”让许多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商品由于不在“清单”内而无法通关,有的商品因为新政实施缓冲期太短导致手续不全,无法按照新政的要求报关,致使很多到岸和在运的商品无法通关,有些保质期较短的食品面临过期而处于不得不销毁的境地。
  5月24日,实施了一个多月的跨境电商新政被再次调整,国家海关总署核发《海关总署办公厅关于执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新的监管要求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一直到2017年5月11日之前,在上海、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重庆、天津、福州、平潭10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范围内经营的网购保税商品暂不验核通关单,暂不执行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医疗器械、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5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中规定的有关监管要求给予一年的过渡期。
  跨境电商新政中对企业造成极大困扰的“通关单”暂缓执行,行业迎来一年缓冲期。这意味着,跨境电商企业最难提供的原产地许可、相关授权证明等单证一年内无须提供,消费者依然可以购买到受通关单限制最严的化妆品、保健品、母婴用品等跨境电商热销产品。
  一位了解政策制定过程的权威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正面清单对未来进口产品的影响更大,因为不断有新产品出来,但却不在清单范围内。有关部门也在探讨清单的调整是否需要增加一些负面条款,是不是可以采用负面清单的模式,而不是正面清单模式。
  据了解,有关部门仍在对新政进行探讨,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新经济、新市场的了解和适应。 (李燕京)
   《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发布了一个多月后,有关部门宣布暂缓一年实施。为什么政策要暂缓实施?跨境电商们在这暂缓期内又该要做些什么呢?
发展直邮和海外仓库
  专家建议:直邮、建海外仓库,这样就可以避免进口商品所面临的各种手续与限制。
  据业内人士介绍,新政出台之后,很多跨境电商及时地调整了平台上的商品品类,大幅增加了一般贸易和海外直邮商品的数量。业内人士透露:“尽管保税区发货速度更快、体验更好,但是受通关单和正面清单的影响,很多企业开始放弃部分保税备货,提升直邮的比例。另外,由于税收政策的调整,部分产品走一般贸易渠道价格更优惠,因此很多企业也开始增加完税产品的采购。”
  一位负责跨境电商通关的人士说,很多企业都会有不少正面清单名录上没有的产品,但是企业的差异营销又体现在这些商品上,于是不少企业开始在海外建立仓库开展直邮业务。
  洋码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其已在全球建立了12个大型国际物流中心,每周有40多个国际航班入境。唯品会也将重点放在了海外仓储的建设之上。其相关负责人透露,唯品会将利用一年调整期,通过“产地直采自营,正品免邮包税”的策略,进一步发力跨境业务,将通过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的买手团队、12大海外仓库的快速配送优势,实现选品的覆盖和订单的快速增长。
  格格家创始人李潇说:“我们现在直邮占一定的比例,也是正常交税,一般贸易和国产食品也有30%-40%,保税仓的比例在20%-25%之间,而且一些不能发货的东西,本身也是可以有其他的解决方式,比如说柯克兰的蓝莓干,可以退到香港直发、美国直发等等。”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这一年的缓冲期内,从业企业须尽快实现转型、升级供应链或与海外供货商达成深度合作,得到商品的原产地证、合同、发票等相关文件。尤其是对于化妆品、保健品等监管严格的商品,企业在引进新品时还需要做更多努力,否则将失去新品上线快的优势。未来,建议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采取“海外仓+保税仓”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差异化经营是关键
  尽管新政给跨境电商带来了不少困难,但是跨境电商热情依旧,市场需求也仍然旺盛。跨境电商们开始改变自身,寻求更好的发展路径。
  对此,波罗蜜全球购联合创始人雷婷婷表示,在新政驱使下,跨境电商平台数量会趋于合理。但当前买家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也为跨境电商的差异化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面对新政近期的巨大变动,位于济南保税区的济南跨境易购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已经主动放弃了母婴用品和保健品市场,转而扩大进口化妆品业务,进口来源地也从澳洲转向日韩等国。
  走秀网副总裁吴盛幸认为,这次政策的调整并非只针对跨境试点,而是全面调整,包括跨境电商、行邮和快件等。跨境电商政策红利已经过去,跨境电商和传统零售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有业内人士说,从新政的正面清单看,政府也在引导跨境电商的差异化竞争,从而避免该领域的产能过剩。另外,国家对税率调整是综合考虑了传统贸易、跨境电商等各方情况,是为了使商家、平台的竞争最终回归到供应链、用户和服务上来。
  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杰透露,仅就广州市而言,截至2015年底在海关有备案的跨境电商企业就多达876家,而目前排队等待审核资料备案的跨境电商企业则超过400家。
  尽管跨境电商对于新政有着各种看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对于这一市场的热情依然不减。新政暂缓一年执行,给企业留出了更加充裕的时间来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不过,如何吃好这块蛋糕还需要经营者有更多的智慧。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通信】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暂缓期内企业能做啥?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