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 本报记者 郑铁峰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浙江省工商局了解到,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浙江省于2015年7月1日率先实施“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五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取得了可喜成果,受到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目前,全省共办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53.7万件,其中新设立企业16.4万户,变更、换照企业37.3万户,平均为每个企业节省20个工作日,累计为企业节省办证费用近1500万元。
“五证合一”登记制度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平、便捷的经商环境。
最大程度减少手续。通过“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内部流转、统一发证”,办事群众向各部门提交的资料从过去的35份减少到8份,“五证合一”的压缩比从“三证合一”模式的53.3%进一步提高到77.1%;填写事项由过去的130多项减少到40多项,压缩比从“三证合一”模式的55.4%进一步提高到69.2%,实现了资料变薄、表格从简、流转加速的直观效果。
最高标准压缩时限。目前,浙江省内各地“五证合一”证照办理时间已缩至1至2个工作日,甚至比单独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时间还要快,平均可为每个企业节省20个工作日。南都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以前办5本证,跑5个地方,而且必须先办好营业执照,才能办其他证。一个来回下来,少说也得一个多月,万一遇到材料不全的问题,一拖就是两个月。现在好了,一两天,新证就到手了。”
最大限度激发活力。实施“五证合一”登记改革以来,浙江省新设立企业21万户,同比增长62.2%;认缴注册资本(金)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4.3%。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共有在册企业152.1万户,增长14.8%;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为27.5家,按照国际通行评价标准,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最大范围聚集信息。实施“五证合一”后,有效弥补了过去部门间信息交换不畅的短板。人力社保部门和统计部门可及时获取企业登记信息,进一步抓实数据源头,为推进全民参保、提升统计精度、开展大数据监管与服务等工作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