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腾是哪儿的品牌?在哪里生产的?在造什么车?造车的都是些什么人?几个月前当人们第一次听到汉腾汽车时,心中都有诸多疑问。而走进汉腾汽车之后,诸多疑问会一一解开——
图:汉腾X7。
■本报记者 施乾元 文/摄
第一次认识汉腾,是一两个月前该企业在北京举办的发布会上。当时,诸多汽车专业媒体人互相之间问得最多的是,汉腾是哪儿的品牌?是在哪里生产的?在造什么车?造车的都是些什么人?
一连串的问题,有的有答案,但不算清晰;有的当时甚至还没有答案。汉腾背后的不少故事,还鲜为人知。
6月底,《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有机会走进汉腾汽车,对生产研发一线进行了走访,与企业各部门高管进行了沟通。对汉腾的发展状况,渐渐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这样的认识与了解,也许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定位准确造好车;选准人才做对事;做好服务树品牌;互动整合促发展。再简化一下,就是四个关键词:定位准确、选对人才、互动整合、塑造品质。
当然,也可以说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与这四个关键词相关。但概念背后,又是怎样去做的,或许就各有各的不同了。
来看看汉腾的发展之路。
起步靠找准人做对事
汉腾无疑是一个幸运者。
因缘际遇,给地处江西上饶的汉腾提供了一个造车的机会。
更幸运的是,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走过了市场培育的阶段,进入了比较成熟的时期。即便对于自主品牌,也走过了最艰苦的创业阶段,积累了足够多的发展经验。
“所以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创业。”汉腾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学明谈到汉腾的起步时认为,对于汉腾来说,关键在借鉴别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想清楚自己要造什么车。
造什么车?“产品定位准确,市场定位、价格定位准确,从实际出发,按照新时代消费新特点,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去造车。”这一点,对于汉腾人而言足够明确。
有了好的机会,先得有人,然后才能做事。所以找准人、做对事,成为了汉腾起步时做出的第一个动作。“有了人才,就可以开始做事。”汉腾高层对这一点显然有着清晰的一致的认识,“人才,是最重要的一环。有人就会有技术,有人质量就会有保证,有人就会有资金。我们强调选准人做对事,要人岗相适应,人岗相匹配。”李学明强调。
这里要找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可以说价值观相同,要跟汉腾的价值观相同,世界观相同。”李学明介绍,汉腾希望自己队伍里的人才都能有着丰富的历练,国有企业干过,有规范;外资企业干过,有见识;民营企业折腾过,有胆略。这样的人希望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汉腾恰恰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所以,短时间内汉腾就汇集了一批这样的骨干力量。汉腾负责新能源领域的高管、负责质量的高管、负责四大车间运营的高管,等等,一批历练丰富、非常有经验的来自于国内各大主机厂的生产管理者,成了汉腾人。
选对人还得造对车。“打造符合新时代消费特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车,肯定会有市场。所以我们一定要造性价比很高的车,造符合市场规律,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车。”李学明谈到,“虽然我们一时没有知名度,但是只要低调、务实、用心去做事,脚踏实地,真诚造车,是肯定能够成功的。关键是不要好高骛远。”
什么是真诚造车?“就是消费无忧,卖产品的同时卖服务。让消费者买到你的产品是无忧无虑的,是开心快乐的。这样,不仅产品销路好了,品牌美誉度肯定也上来了。”汉腾人说。
发展前提是高起点入门
在汉腾的企业发展战略上,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高起点入门。
什么是高起点?“首先是产品定位,要避免低端产品入门的方式,先造个差的、小的、低端的去拼市场,这样的阶段早过去了,今天再这样做是行不通的。汉腾第一款车就是A+级的SUV,从定位上就要做到高起点,包括车辆的设计标准与配置,也是最高与最先进的。比如碰撞安全,对照的是五星级的安全标准;而配置方面,车联网是标配的。”李学明介绍,“不仅如此,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同步进入,这个也是高起点。”
其实不仅仅是车型的选择与配置,为了保证品质的一致性,汉腾在设备采购与使用上,也是高起点入门,包括研发设备,实验室设备都一样。避免了因为设备不达标导致先做,做完以后再去改、再去调的麻烦。
汉腾的管理一样是高起点入门。
“汉腾在初建时就已经考虑生产实时指挥调度、也就是智能再造执行系统这一块的建设。”汉腾生产产品质量管理负责人杨英介绍,“比如可视化、智能化、数字化、精益生产和智能制造、智能生产管理实施得都比较早。对于全面质量管理、全程生产追踪、全面信息集成、生产数据的管理都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有了管理品质的体系,实施依然在人。“这包括对于员工的培训与引导。从企业到车间到班组,每一个新员工都要经过三级教育。”生产流程负责人葛峰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到了生产线上,新员工也要在老员工的引领下,把生产流程的规范性传导给新员工,实施精密化管理,推行标准化作业。”
品质塑造靠协同整合
汉腾的发展速度很快,到现在仅用了两年半左右的时间,就推出了整车,而且起点很高。原因在于高起点之外,凭借的是协同整合发展的模式。
汉腾的新能源动力总成的实验室,是和清华大学联合筹办;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整车布置,是通过法国赛克布置完成;高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整车控制是英国的里卡多负责;底盘调校得到了英国的里拉公司支持。除此之外,汉腾的协同化创新还包括具体的产品单元,包括电池,是跟韩国合作;包括发动机项目,是和马勒发动机共同开发。“协同之外是整合,包括人才的全球化整合、技术的整合、供应商的整合。不一定是最高端的,但是最适合汉腾现阶段企业发展的,实际上就是要把汉腾打造成一个资源的集合体。然后,围绕着资源的把控和利用,来推进汉腾的发展。”李学明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道。,“整合来得快,所以我们才能在两年半时间做到这个份儿上。”“对于汉腾而言,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筹建的时候就开始收购整合资源,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升级改造设计创新,因此才有了汉腾的今天。”李学明说道。
协同整合的的过程也是互动发展的过程。李学明介绍,“所谓互动式发展是指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互动。因为你做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是传统汽车要做好,传统汽车你要提升,你去抓新能源汽车,最终也会促进传统汽车的提升。”
●后记:上饶历史上名人辈出,吴芮、辛弃疾、姜夔、朱熹、洪迈,曾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诸多经典。而今,在这“上乘富饶”之地勃发而出的汉腾汽车有限公司,也为中国的汽车发展,新添了一笔重彩。从汉腾的发展理念到前进之路,都与早年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有了本质不同。从现状看,汉腾的推进速度与成果都是值得肯定的。而汉腾能否为自主品牌探索出一个更具有现代价值的发展模式,并与包括长城、吉利等等自主品牌一道,为中国汽车,为中国汽车消费者带来一个全新体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