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7月1日起,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玻璃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竹制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以及《家具用材料分类》三项新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据介绍,这三项新国标分别对家具的安全性能、有害物质限量和所使用材料的分类等做出明确规定。
玻璃家具关注安全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和生产工艺的进步,玻璃材料在家具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玻璃材料与金属、木制材料组合搭配制成的家具,如玻璃茶几、淋浴房等,因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时尚感,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
此次实施的《玻璃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玻璃部件的外观指标、理化指标、安全性要求、力学性能指标、强度指标、钢化标识等6项内容。其中,理化指标涵盖了耐中性盐雾指标,以提高玻璃产品对食物、饮料、调料等的耐腐蚀性;钢化标识规定了在与人身安全相关的钢化玻璃部件上应具有钢化标识,避免部分销售场所以普通玻璃冒充钢化玻璃进行销售。另外,该标准尤其对玻璃家具的安全性指标做出了严格要求,包括性能尺寸安全、加工安全、外观安全、结构强度安全、理化性能安全、有害物质限量要求、木制部件与金属部件安全等。
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目前玻璃家具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安全性能指标和力学性能指标不合格、材质不是钢化玻璃等问题,所以消费者在选购时,首先应通过目测和触摸的方式,对玻璃家具的尺寸、加工及外观安全性进行甄别,主要看玻璃部件是否有裂纹、缺角、划伤、夹钳印、麻点等;其次,要求销售员提供该玻璃产品的钢化标识,避免被商家欺骗,因为钢化玻璃家具必须有“CCC”认证标志;最后,要向销售员索取权威机构出具的力学性能指标、结构强度安全要求、理化性能安全要求、有害物质限量等报告,以便识别家具质量。
竹制家具关注防霉虫蛀
以前,竹制家具主要指传统的圆竹(原竹)家具。随着我国竹材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出现了竹编胶合板、竹层积材、竹集成材、竹重组材等新型竹材料。在木材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新型竹材成为我国家具生产制造业的重要材料。
此次实施的《竹制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规范了竹制家具的主要尺寸及其偏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材料、外观、表面理化性能、力学性能、有害物质限量、阻燃性等八方面的技术要求。该标准明确规定,应在产品标识、使用说明中明示产品材料类别,不应使用腐朽材料、虫蛀材料、霉变材料,以保证产品的用材质量;规定了竹制家具的耐酸碱、耐干热、耐湿热、耐冷热温差、耐冲击、耐磨、耐香烟灼烧等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要求,以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严格规定了竹制家具的挥发性有害甲醛释放量,苯、甲苯、TVOC等有害迁移元素的限量及阻燃性要求,以保证产品安全。
竹制家具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虫蛀、霉变、腐朽、挥发性有害物质超标等问题。消费者在选购时,首先可以通过目测和触摸的方式,对竹制家具的尺寸、加工、外观安全性(如毛刺等)进行甄别;其次,查看竹制家具的标识,看标识上的名称、材料是否与产品的实际情况一致。
家具材料关注分类梳理
家具材料种类繁多,涉及众多行业,同时随着成品家具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应用于家具成品中,因此对各类家具材料进行系统分类梳理十分必要。此次实施的《家具用材料分类》规定了各种家具用材料的分类体系表及其编码方法,为每类家具材料提供了体系图。此外,该标准还为家具材料市场管理、成品家具企业材料库存管理及家具材料电子商务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不仅为家具行业供应链的管理带来便利,也为行业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