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销量增 技术新 价格却上不去
彩电市场深陷价格泥潭
作者:李燕京
图片


    曹丽娟制图
■本报记者 李燕京
  进入2016年,彩电的销量出现了喜人的攀升。与此同时,彩电的显示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但就是在这技术升级、销量攀升的背景下,各企业发布的数据显示,彩电的销售利润率却持续下降。这是为什么呢?
购买热情推高销量却推不高价格
  进入2016年,彩电销量还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再看利润率,就不那么让人兴奋了。市场研究公司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彩电市场规模达到2473万台,同比增长5.4%;但彩电市场零售额却同比下降10.7%,呈现出量增价跌趋势。
  另外,根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今年1-5月,彩电内销量累计达到1964万台,实现了7%的同比增长;而1-6月,彩电内销零售额只有600.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跌了3%。
  那么,彩电业出现“增量不增收”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健锋认为,我国4K电视渗透率从去年5月的27%增长到今年的45%,同期智能电视渗透率从73%增长到78%,其实今年彩电尺寸、技术以及性能配置都较去年有大幅的提升。但是,去年一年,彩电产品的价格却下降了1/4,这让彩电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不到1.5%,彩电行业确实没有多少降成本的潜力可挖了。
  销量增加说明消费者有购买热情,那为什么产品价格却一降再降呢?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在苏宁北京湾子店,记者问销售人员:“现在彩电好卖吗?”销售人员回答说:“最近还不错,比去年要好。因为今年促销多,7月下旬才刚刚搞了各大彩电品牌以旧换新、节能双倍补贴等活动,65英寸4K智能电视跌破了4000元。这么便宜能不好卖吗?”
  记者在国美北京西三环店看到,从7月底起至8月7日,国美启动“彩电剧迷狂欢节”,推出“买电视送视频网站VIP会员、4K电视大优惠、以旧换新满额补贴”三大活动。TCL58英寸4K超高清网络智能LED彩电仅售2999元;索尼55英寸4K超高清彩电也才卖5799元。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一搞活动就降价,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就会被引发,所以销量明显攀升。
  如此看来,今年的彩电销量提高似乎是靠降价带动的。其实业内人士指出,这也不尽然。由于市场竞争加剧,销量不见起色,所以促销力度加大。但是公平地说,今年的彩电技术含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不是一味地打价格战。但是市场竞争太激烈,只能是技术、价格同时拼。
新技术创造新市场却提不高价格
  面对彩电价格的不断下滑以及赢利水平的持续降低,今年上半年,更多彩电企业选择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希望通过高端产品在赢利上寻求突破,其中量子点电视、OLED电视、HDR电视等产品渗透率较去年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消费者对这些新技术也显示出了热情。
  今年上半年,彩电企业纷纷在显示技术上做文章,提高附加值,希望通过技术引领抢占市场主动权;8K、曲面、量子点、HDR、OLED以及ULED、激光等一系列显示技术都出现在了市场上。
  新技术可以创造新市场,这是毫无疑问的,尤其是在价格不断下跌的彩电市场,各家企业都在大力推动技术的更替。海信推出了ULED超画质电视MU7000,由于应用了10bit背光色域,这款电视可实现10亿级色彩表现;2016年创维的策略就是大力发展及推广OLED电视;三星、TCL也开始全线布局量子点电视。
  海信激光电视事业部总经理高玉岭表示,激光影院电视在大尺寸方面具备颠覆LCD电视的条件,已占据85英寸以上超大屏电视市场近30%的市场份额,因此,海信每年将投入千万元资金到激光影院电视研发中。
  面对新的技术,消费者很乐意接受。国美北京西三环店彩电销售人员介绍说:“现在消费者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买电视的时候都会要求商品具备一定的新技术、新功能。太传统的功能他们根本看不上。”
  但是新技术的出现却没有让商品价格一路走高。有销售人员指出:“其实现在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并不高,贵个两三百元都没什么。但厂家在乎,担心一旦比别的品牌贵了,消费者就会选择其他品牌,这样一来,市场占有率就不能保障了。”
花样功能吸人眼球却抬不高价格
  随着互联网电视概念的兴起,电视机的新功能、新应用也被不断地开发出来。但是这些新的功能、应用却没能吸引多少消费者,对于抬升彩电的价格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以互联网电视为例,上网、游戏、网购、社交聊天等功能一个也不能少,电脑能做的,互联网电视基本都能做,而且屏幕还大,但遗憾的是这些功能却没能吸引多数消费者使用。在采访中,有消费者表示:“聊天、支付、网购这些功能,手机都可以解决,没必要用电视机吧。随时随地就能干的事,为什么要等到回家开电视来做?”互联网电视机的若干功能,被消费者一句话就驳得毫无价值。
  再比如用电视机观看网上视频似乎是不错的选择,但也有消费者说:“机顶盒内容管理十分严格,通过电视上网观看的内容远远不如电脑丰富,所以上网看大片的功能用处也不算大。”
  另外,电视游戏俨然已成当下彩电的标配,海信、创维、TCL等电视企业相继推出电视游戏功能或是游戏电视。前不久,创维联合腾讯所推出的微游戏机还可以通过多设备互联玩游戏。
  与电视机企业的高涨情绪相比,消费者似乎对电视游戏的兴趣并不大。从家庭电视功能反馈情况来看,电视游戏也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火爆。奥维云网公布的中国OTT系列指数,从硬件、应用、内容三方面对智能电视产业进行了解读。其中,在智能电视APP应用方面,视频类APP是主流,说明“看”仍是基础需求;其他APP活跃情况欠佳,尤其是游戏类,跃度仅为85,可见用户习惯尚未形成。
  一位游戏达人指出:“与PC端和移动端游戏相比,电视游戏既有其优势,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大屏+超清画质构成了电视游戏的完美体验效果,然而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互联网电视由于技术问题,与电视游戏的兼容性有限,芯片处理能力也较弱,卡顿现象不可避免。还有,专门为电视设计的游戏太少,互联网电视游戏大多仍是直接将手游原封不动地搬上电视,即使有游戏印有‘专属’标签,但细究下来就会发现本质上还是一些休闲小游戏,根本无法与PC端上的‘大游戏’相提并论。”显然,靠这样的功能无法把彩电价格推高。
  彩电从技术到功能都在不断地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而这些功能与技术又没有真正颠覆性的进步,致使电视机市场陷入了价格泥潭。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电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彩电市场深陷价格泥潭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