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博峰
“未来五年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除了会有结构性的矛盾之外,整体的供求格局也将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甚至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在2016泰达论坛举行的全体会议上表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互动是“十三五”时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逻辑。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动力转换、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汽车产业也是如此。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保持了平稳的增长速度,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但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发展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三大难题。不得不说,能源消耗仍然成为摆在汽车工业生产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从产业链方面看,通过信息化的升级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和产业链的长度,同时缩短产业链的长度,降低了新企业的“门槛”。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汽车智能制造将与整个汽车产业生态形成一个有机、高效、完整的系统,这将是未来汽车生产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黄标车、老旧汽车淘汰力度在不断加大,同时汽车制造有害物质控制、汽车报废可回收利用率、零部件再制造产业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对此,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处长韦洪莲表示,近年来,机动车排放标准在加快升级。在明年1月1日全国将统一实施国五排放标准。有数据显示,从黄标车国零排放标准到现在排放标准的升级,单车排放量下降了九成以上。
据记者了解,我国机动车环保技术水平已经跨越了欧洲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还要在此期间实施国家第六阶段排放标准。
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对于机动车排放标准愈发严苛。不过,我们所在的城市依然常看到雾霾天气“造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按照标准,PM2.530左右,天空基本就是蓝的,但是这种蓝是低水平的蓝。现阶段,中国的PM2.5的标准是35微克,而欧洲、美国的标准仅为15微克,美国还在往更低数值调整,也就是我们的标准是美国的3倍。而且即便按照这种较低标准,能够达标的城市也只有2成多一点。”韦洪莲进一步解释道,由于新修订的《大气法》对企业生产销售超标的机动车处罚为没收违法所得及处以货值一到三倍的罚款,因此汽车企业需认真做好生产一致性的保障。
除此之外,对于人们广泛关心的智能驾驶话题,德国交通部智能交通系统与自动驾驶司处长ChristineGreulich透露一个重要信息,德国正在提出相关的草案来改善并修订一系列的国家立法以及法律法规,以使自动互联驾驶被纳入法律准许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