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嘉靖时期有一位名人叫何良俊,曾经著有《清森阁集》一书,闻名一世。其中有《思生》一诗记载了他服用阿胶的故事:
万病皆由气血生,将相不和非敌攻。一盏阿胶常左右,扶元固本享太平。
诗说阿胶能补气养血、和中益气。因为“一盏阿胶常左右”,何良俊活到八十一岁,无疾而终。
《神农百草经》中形容它“久服,轻身益气”。唐代杨贵妃暗自服用它滋养生肌,使得自己拥有凝脂般的肤泽。所以不必生病了才服用阿胶,阿胶的“初心”是滋养生命。身体康健的人,长期服用可以预防疾病,保持活力,所以它是“养生至宝”,具有无尽的魅力!
好药出自深山,好胶出自精工。因为阿胶是千百年来的经典,很多历代著名人物得益于它的品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北京同仁堂精选原料以求上乘,严谨以求尽善,在阿胶制作过程中丝毫不敢怠慢。
阿胶是“中药三宝”之一,与人参、鹿茸齐名,是著名的补气珍品之一。阿胶虽补,却性平,与水相融,滋阴润燥,调理五脏,宁神养心,养阴除热,行的是“君子之道”。如今,它已如春燕般“飞入寻常百姓家”济世救死,这是一颗“宁静致远”的淡泊的“冰心”。
宋代大儒朱熹,曾专门给母亲写过一封叮嘱的信函,力劝母亲道:“慈母年高,当以心平气和为上。少食勤餐,果蔬时伴。阿胶丹参之物,时以佐之。延庚续寿,儿之祈焉。”
慈母年事已高,作为子女总是挂念。朱熹虽在写叮咛嘱咐,但在字里行间却体现了对慈母的一份深爱,“儿之祈焉”寄托了无法在母亲身边尽孝的遗憾和对母亲的祝愿,“阿胶丹参之物,时以佐之”,足见在朱熹的眼中,阿胶和丹参是给母亲延年益寿的最佳选择。朱熹自己后来活了七十一岁,也得益于阿胶之助。“一盏阿胶常左右”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的文化传承。《神农本草经》中将它列为上品,其药用、滋补已有2600多载,历经千秋万代。秋冬“阿胶”调补正当时,接下来,它又将要伴随多少秋多少载?它在杯盏中、膏方里,唯有一句能道尽它毕生夙愿:伴随卿安! (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