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谨防奶粉中的阪崎肠杆菌
作者:孟刚
图片


    ■本报记者 孟刚
  有关部门在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和米粉进行抽样监测时,偶尔会检测出阪崎肠杆菌。对此,专家表示,阪崎肠杆菌喜冷怕热,低温下存活时间较长,但不耐热,60℃3分钟即可被杀灭,为了确保婴幼儿食品的安全,建议消费者用70℃的开水冲调婴儿配方奶粉。
  据解放军三○二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姜天俊介绍,肠杆菌科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共有14个菌属,阪崎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属肠杆菌科的一种。以前被称作黄色阴沟肠杆菌,直到1980年才更名为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在自然状态下分布相当广泛,可存在于土壤、水、植物、奶粉、米粉、土豆粉、谷物食品、巧克力、香肠、碎牛肉、牛奶糖、奶酪、蔬菜、奶瓶甚至家庭的扫帚和吸尘器中。该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让人和动物致病,因此被称为条件致病菌。人类最早认识该菌是在1961年,有两位科学家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上首次报道两例因感染一种未知的产色素肠杆菌引起的严重脑膜炎迅速死亡病例。
  相关专家介绍说,目前,虽然还不能确定阪崎肠杆菌的宿主和传播途径,但多起新生儿阪崎肠杆菌感染事件基本证实了婴儿配方奶粉是主要感染源。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通报表明,在不同地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检出率在2%至22.7%之间。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并且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和死亡,死亡率高达80%以上。2004年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经过风险性评估,将阪崎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共同列为婴幼儿配方奶粉A类致病菌。
  近年来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降低我国婴幼儿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危险性正在引起重视。为了有效控制阪崎肠杆菌的危险性,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对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特别是高危人群(出生28天以内、早产儿、低体重儿和免疫缺陷的婴幼儿)发出了警示。
  姜天俊还建议,为了确保婴幼儿食品的安全,建议消费者用70℃的开水冲调婴儿配方奶粉,有研究表明冲调的水温度不能再高了,因为水温过高,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将被破坏,特别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会被全部破坏。如有剩余应放在冰箱中保存,再次食用前要重新加热。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9 版: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谨防奶粉中的阪崎肠杆菌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