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战略前置
精准洞悉市场形势
作者:陈秀崇 韩涛
图片


  18年的地产开发经验,让北京城建在产品线打造和开拓上游刃有余,经历房地产行业高增长与深度调控相伴的周期,也使得北京城建对市场的风向把握更为敏锐犀利。
  市场自身的优胜劣汰在不断加速,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2016年以来,但凡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会议,都会反复强调加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以北京城建为代表的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陆续探索了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新路子。“2016年上半年,房地产政策整体宽松趋稳,各类需求集中释放,推动了市场的整体高位运行。在此形势下,遵照集团做强总部、做大资本的指导思想和对地产开发板块的目标与要求,北京城建审时度势,将努力去库存、提高周转率作为年度首要任务,制定了指导明确、可行性强的实施意见,并在具体落地的实践过程中灵活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销售及经营业务提升。”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年初我们判断市场会好转,但何时好转、好转到什么程度不好说。因此,我们把困难想在前面,把任务抢在前面,市场一好转就能迅速把握契机,拿到漂亮成绩,即便市场不好也能保证稳健发展。”
  有了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找准了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突破口后,如何落地执行成为关键。北京城建各子公司、分公司对全年销售任务进行了计划分解,尽可能将任务及相关生产经营环节前置,力争提前完成全年销售指标。同时,高度重视回款工作,提前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快工程重要节点的建设,加强对客户资料的管理收集,紧密联系相关贷款机构,努力缩减回款周期。
  在营销环节,北京城建努力提高销售工作的标准化,并确保集团总部政令畅通,真正形成公司销售工作上下一盘棋。同时,还彻底改变了过去对待销售工作始终靠近开发末端环节的认识,将销售工作前置到前期定位和规划设计中,从开发项目起始阶段就开始解决对销售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的不利因素,切实把销售为龙头导向落到实处。
  “这一年,我们延展和深化了之前确立的‘整合、塑形、灵动’型营销创新模式,加大了整合力度,包括人才、资源、采购和区域的多重并举,力争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加强品牌塑造,树立企业形象,增加客户黏性,提升了品牌美誉度并逐渐培养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目前,公司已基本实现项目售楼处内企业文化宣传和项目外品牌标识的标准化,推动了公司整体品牌形象的塑造;还通过灵动创新的营销手段千方百计地促进销售。例如,采取从‘坐销’变为主动出击‘走出去’的销售模式,让自住型商品房的宣传走进商场、超市,针对外埠项目的开发实现远程实景看房,全面引入渠道分销等。通过多渠道发力,多举措并举,公司在社会化营销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为业绩增长增添了新动力。”北京城建主管市场营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城建深挖产品卖点,树立客户至上理念,做好营销全过程服务,打造一流销售示范区,带给客户完美体验。其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对合作单位和服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内外沟通,苦练内功,打造出专业过硬的市场化营销团队。
  北京城建还通过开展“明星工程”竞赛,加强各单位、项目间的学习交流,提升销售管理水平。今年初,公司制定了2016年“促销售”专项劳动竞赛实施方案和评比规则,做到提前准备、提前布置、提前展开。随着“明星工程”竞赛示范点、示范项目的开展,逐步建立起一个效率最大化、价值最大化的管理成果体系,使好的管理成果固化下来,先进的成果不断完善,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公司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城建还加强了ERP系统管理工作,提升信息化管控水平。2016年,总部加大了对ERP系统中销售信息准确性与及时性的管理,以季度为单位对各项目ERP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估。各子公司充分利用这一载体,使ERP系统数据录入成为项目案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从而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通过在产品和营销技巧上的精益求精,北京城建培育了一批懂行识市的客户和成熟的产品市场氛围,公司在三亚、青岛等新进入城市的落地项目并不需要大规模广告宣传,凭借客户的口碑传播便迅速完成了销售。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2 版:楼市】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精准洞悉市场形势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