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科技研发将成新能源车发展重心
作者:吴博峰


  本报讯(记者吴博峰)“百人会2017年的论坛主题为‘提升核心技术、创新引领发展’,旨在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希望更多企业在关注产能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利用核心技术的突破、创新,建设有竞争力的品牌,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2月2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信息部主任沈程鹏向媒体介绍了将于2017年1月14日-15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7)。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会议在内容上进行了创新,议程分别包括百人会的理事闭门会、政策圆桌会、创新对接会和创新大赛。
  此外,论坛设置了八场专题峰会,分别是以整车和品牌为主,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动力电池、燃料电池专题,产融结合,除电池外的“三电”技术(电机、电控、电子),微型车和微出行,智能汽车和智能交通。
  2015年开始,在政策效应叠加的作用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呈爆发式增长,正跑步进入新能源时代。
  虽然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水平成功跃居世界第一,但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还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目前,我国部分新能源车企存在重产能、轻研发的情况。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车企不应把竞争力的基础放在政府补贴之上,而是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与燃油车相抗衡。他表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技术和品牌,核心技术固然重要,但品牌更加重要。目前来看,汽车行业培育一个品牌很困难,但是在电动汽车行业,创造一个新品牌相对容易。
  当然,在品牌的背后,必须要有质量和技术的支撑。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会上介绍了“十三五”的技术战略,将进一步深化纯电驱动技术,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长期来看,“三化”将发展成为“六化”,即电动化与能源低碳化结合、轻量化与制造业的生态化结合、智能化与网联化结合。
  不难看出,在未来的5年,目标是进一步让全新的正向开发的电动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具备商业竞争力。从政策角度看,随着补贴的逐渐退坡,未来将实行新能源积分制度;而技术方向,未来将要以有商业竞争力为开放目标。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已经逐步进入后补贴时代。对此,陈清泰表示,2016年,很多国外车企已经做好大规模转型的准备,逐步将研发投入转向新能源汽车。未来,一旦巨型跨国公司突然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异常残酷。因此,留给国内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时间并不多,未来5年是关键阶段,国内车企要踏实埋头苦干,提高核心竞争力,进入市场的产品应该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产品,能够树立长期屹立的品牌。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汽车·选择】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科技研发将成新能源车发展重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