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线路有些怪 闭门谢客票还卖”追踪 天津地铁回函本报表示
本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中国消费者报》11月7日1版以《地铁线路有些怪 闭门谢客票还卖》为题,报道了天津地铁6号线自8月6日起部分站点开通后,在每天9个小时左右的非营运时间里,天津地铁多条线路,近600台自动售票机仍在继续售卖6号线车票问题。近日,天津市地下铁路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地铁)回函《中国消费者报》及天津市消费者协会表示,“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并在天津市消协的监督下将‘溢价’部分票款,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上述报道刊发当天,天津市消费者协会即向天津地铁发出《关于天津地铁6号线非营运时间售票情况的调查函》,调查相关情况。随后,天津地铁进行了回函。对于非运营时间为何能买到6号线车票问题,天津地铁表示,由于技术条件制约,在自动售票机系统功能的设计上,无法实现根据运营时间自动开放或屏蔽,购买某线路车站单程票的功能;数据系统不包含车票目的地信息,因此,无法统计非运营时间乘客购买6号线单程票的情况。
收到天津地铁回函后,天津消协向天津地铁发去《劝喻函》,称“在非营运时间里,自动售票机继续售卖6号线车票行为,侵害了不特定多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天津市消协郑重劝喻:有效提示是应尽义务;应实现非营运时间自助售票机系统停售;不当得利应公开返还”。
记者向天津地铁和其上级主管部门天津国资委,发出跟踪报道《新闻采访函》。
近日,《中国消费者报》和天津市消协同时接到天津地铁的回函,函中称“我公司高度重视《劝喻函》中提出的对营运服务有关工作的批评意见,并虚心接受,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6号线运营售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抓紧实施整改。”
对于有效提示问题,函中称,首先,在各线路各车站的进站口、安检处、自动售票机上、客服中心前、闸机旁、车厢线路图等处张贴6号线运营时间提示信息,此外预先录制6号线运营时间提示语和视频在各车站滚动播放,列车每达到一个车站前,先播放提示音再报站,同时,通过微博、微信、网站及社会媒体进行宣传。对于购票而无法乘车的乘客,全部退票。
对于应实现非营运时间售票机系统停售问题,函中称已与售票机供应商制定技术改造方案,因为改造售票系统需开发相关软件,经实验室测试等系列环节,并确保全线网数据安全后,才能正式投入现场使用,整个过程需要3个月左右。
对于不特定人群买票而不能坐车多收取的票款问题,函中称,将通过对6号线开通以来,线网清分中心交易数据的拆分对比分析,严肃、严谨、严格地做好登记核查,核算具体数目,并将结果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将联系天津消协、天津慈善协会等组织,研究探索公益基金或公益补偿机制,并愿在天津市消协的监督下,将溢价部分票款,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在报社和天津市消协的共同努力下,天津地铁拿出了作为公益类国有企业应有的负责态度,积极履行告知义务,积极改进设备设施,这值得肯定,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对不特定人群被侵害钱款的处理方式进行了尝试,因为在此类钱款的处理方式上,相关规定并不明确,此次天津地铁将这部分钱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是一次好的尝试。”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