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一过,对于各大车企而言,销售大战开始真正打响。由于受补贴政策“退坡”影响,新能源汽车在终端售价有较大幅度提高。
■本报记者 吴博峰
虽然过完十五才算过完年,但对于国内汽车市场而言,刚刚立春,就已踏上新征程,期待着新一年的收获。不过,作为近两年持续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在新年伊始却有些忧心忡忡。
实施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意味着消费者将要比去年购买费用方面有所提升……
政策退坡致终端售价提升
“以北汽新能源EV200标配车型为例,这款车去年补贴后售价为11.99万元,今年实施新的补贴政策后提高到13.79万元。”北京宏慧通达贸易有限公司亚运村专营店销售顾问田磊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消费者购买同样一款车型要比去年多花1.8万元。
事实上,受政策“退坡”因素影响,不少热销新能源车型今年都身价大增。
不久前,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虽然补贴力度下降在意料之中,但下降幅度之大也让很多人感觉出乎意料。
记者注意到,今年新政在去年标准上退坡20%,同时《通知》还规定地方财政对单车的补贴上限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以北京市场为例,地方补贴只有国家补贴的一半,因此纯电动车的总补贴在3万-6.6万元之间。
经过梳理不难发现,2017年新能源车的国家补贴相比2016年降低了20%;而以规定的标准为例来计算,总补贴的下降幅度则为40%。
的确,不要小看这20%的优惠幅度,在目前新能源车价格普遍偏高的背景下,一辆车数万元的价差就此产生。坦白地说,此举对终端市场影响十分明显。“买同样一款车,今年就要比去年多花几万元钱,这让我实在难以接受。”类似的声音,记者听到了不少,不少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涨价的事实难以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在如今的国内汽车市场上,作为一款价格较为亲民的新能源车型,北汽新能源EV200车型受到的冲击和价格上涨还不算明显。倘若消费者追求更高的续航里程、更好的舒适性和配置,由此带来的终端售价将会进一步加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总体销量50.7万辆,同比增长53%,增速相对健康合理,但从目前来看,依旧摆脱不了政策因素的大力扶持。可以预见,调整后的补贴直降数万元,势必会影响整体销量。
成本高难题尚待解决
早在100多年前,美国用户就面临三种选择:蒸汽驱动、电驱动和燃油驱动。最终,在权衡利弊后电动汽车败下阵来。
答案很简单:成本太高。
据记者了解,诞生于1901年的一款电动汽车售价高达3500美元,按照当时美国人均收入计算,购买一辆电动车需要近8年的时间。然而,当时一般燃油车售价仅为850美元。两者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遗憾的是,这样的问题在今天的国内汽车市场依然存在。
近年来,新能源车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多重政策保护下,以爆发式速度增长,一举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尽管销量喜人,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初衷更多是为了享受政策“红利”,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桂冠”含金量实则应大打折扣。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刚表示,在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光靠技术进步还远远不够,更加要注重、培育成本领先的优势,这才是这个产业最重要的问题。
在2017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指出,随着销量的增加,动力电池的成本并没有随之大幅度降低,这违反了发展的客观规律。
谈及降低新能源车成本,无论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管理层还是新能源领域权威的学术派专家,都将此视为未来整个产业链必须要解决的“痛点”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现阶段新能源车之所以难以靠自身生存的主要原因,除了其在使用性能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外,价格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
纵观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当前我国主流的新能源车型的续航能力在200公里左右,仅能满足城市代步需要。而目前鲜有能够达到400公里的高端纯电动车型,但这类车实际价格最少也在20万元以上。
反观传统燃油车型,消费者花费20万元就可以购买一辆综合性能十分不错的热销车型,比如月销量达到8万辆的“神车”哈弗H6、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位车主选择的广汽丰田全新凯美瑞、全维空间的东风日产天籁等一众备受消费者喜爱的车型。
无论汽车技术发展到哪个阶段,消费者对于“好车”的认识始终不会改变。
综合来看,无论从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内饰等主要配置上,新能源车还无法和传统燃油车相提并论。
成本焦虑并非“无药可治”
里程焦虑、安全焦虑、充电焦虑……成为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的一大壁垒。而今,随着新能源车补贴的退坡,成本焦虑又成为潜在新能源车车主的一大难题。
实际上,若要解决当前新能源车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降低成本的重点在于三电(电机、电控、电池)这些关键零部件上;其中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更是成为了这一环节的关键。
欧阳明高表示,动力电池行业中,材料是最大的成本,如果建立有效的回收体系,则可减少这一材料的进口需求,进而减少整车的制造成本。“动力电池回收再循环机制不健全,比如说三元电池材料中的钴,这是稀有资源,现在我们主要依靠进口。”“现在动力电池高比能量、高功率的电池都全面发展,成本也在下降,估计每年成本下降30%。在不久以后,新能源车的成本高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充电联盟理事长董扬说道。
随着补贴退坡政策的实施,在企业之间也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从原本的技术创新、产品发布转到通过管理和技术进步,进而降低成本,逐渐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
眼下,关于如何通过提高规模、优化设计、研发方面的创新,不妨作为各大车企的新年目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将产品的综合成本逐渐与传统燃油车距离缩小,从而提高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