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电商快递互相跨界正流行
作者:桑雪骐
图片


    ■本报记者 桑雪骐
  电商向下游发展,自建物流似乎已经是大家公认的发展路径;而快递向上游发展,涉足电商却一直不被人们看好。但是,快递企业仍然向这一领域渗入。
两业兴起跨界潮
  圆通速递宣布旗下的电商项目“圆通妈妈商城”正式上线。该商城主打一站式跨境购,主营商品包括母婴用品、个人护理、家居清洁、环球美食、地方特产等,目前上线的商品大多是近年来的跨境电商爆品。据介绍,这些商品由圆通海外直采,保税仓发货,一般3到5个工作日到货。
  应该说,快递业和电商业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同比增长52%,跃居世界第一;而其井喷式发展“背后的力量”则是电商的兴起。这一年,电商交易额达到了13万亿元。这意味着,平均每个人的电商消费达到了1万元。
  为了节约成本,提升客户体验,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进入快递行业,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而事实证明,这的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2012年开始的快递业跨界进入电商领域却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半路夭折。
  最早进入的申通的爱买网超、宅急送的“E购宅急送”、中铁快运商城、圆通新农网等已经基本上成为了跨界的“先烈”;中国邮政的邮乐网和顺丰优选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们的发展仍是不温不火。不过,快递企业并没有放弃向电商行业的探索,并将触角延伸至社区O2O领域,通过开设社区门店,将线上与线下打通。
  今年2月,圆通开始将此前主要提供快递服务的5万多个圆通妈妈驿站升级,打造成社区综合服务店。门店将主要包括快递服务区、日常生活消费品购买区和跨境产品、地方特产体验区。而在此前,2014年5月,顺丰在全国各地的518家嘿客店同时开业,当年年底,全国的嘿客门店数量达到近3000家。不过,其效益并不乐观,上线一年后,不少嘿客店关闭。
  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快递企业又开始了国际征程。顺丰的“优选国际”、圆通的“一城一品”、中外运的“阳光海淘”、韵达的“易购达”等相继出现。
各界看法不同
  这种双向的跨界,不仅效益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消费者中的反响也有明显的区别。“现在在电商平台上购物,我都喜欢选择自营平台配送的产品。”消费者刘女士告诉记者,一般自营物流配送的产品,不仅送货速度快,很准时,而且一旦发生退货、换货问题,也都很容易处理;但是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就会比较麻烦。
  曾经在快递电商平台上购物的消费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在顺丰优选上的购物体验的确还不错,但是,那是偶尔的。“说实在的,想不起来。”她说,现在的几大电商平台上的商品已经很丰富了,还经常会有促销活动,完全能够满足自己的购物需求,而且自己也习惯了这些平台的网页、账户登录方式等,买家电会到京东,买生活用品则去1号店、天猫等,除非有特别大的诱惑或者极为良好的体验,否则,不太容易再想去登录其他平台了。
  从国际经验看,虽然有亚马逊自建物流的先例,但是外资快递企业并没有跨界经营电商平台,而是围绕其主营业务——快递和物流,收购在电商快递和物流领域内具有专长的企业,以增强自身在电商寄递服务与综合物流等细分市场的竞争能力。例如联合包裹于2014年10月收购专门从事电商快递服务的i-Parcel,增强了其在低成本电商快递服务市场的竞争力;联邦快递2014年12月收购Genco逆向物流公司,增强了其在电商退货方面的处理能力。
  对此,有专家认为,快递企业应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在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物流优势,在细分领域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网络】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电商快递互相跨界正流行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