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万晓东)近日,全国部分省市房产交易服务消费维权工作经验交流会,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来自6个省市消协组织及部分省市工商、消费者代表,就加强房地产经纪行业自律管理、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以及建立房展中介消费争议快速和解机制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6省市消协组织与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链家)签署了《加强房产交易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框架协议》。《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联合6个省市消协 (消保委)呼吁,加强线上房源发布信息的监管,尽快建立房产中介经纪人信用档案及评价机制。
会上,链家发布《“用数据为消费者保驾护航”大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指出,在消费者消费行为日趋线上化的背景下,借助线上大数据监测,能更好地为消费者防范风险。
分析显示,消费者对中介服务投诉较高的主要表现在电话骚扰、虚标房价、隐瞒房屋真实信息、不合理收费等方面,总体来说,假房源、乱收费、不安全是消费者较为关心的三个方面。
数据显示,近年来,互联网在二手房购买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同时,消费者从电脑端向手机移动端转变的趋势也比较明显,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手机选房并预约门店经纪人实地看房。
针对线上交易日趋增多的现实,8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呼吁,应加强线上房源发布信息的监管,尽快建立房产中介经纪人信用档案及评价机制;针对信息提供主体,要按照“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推行房源信息实名发布制度;房地产经纪人对外发布房源信息时,应采用实名发布形式;提供信息发布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不得为没有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房产中介机构以及非实名认证的经纪人提供服务,同时,个人房源发布者也需要在网站实名登记。
另外,目前缺乏经纪人信用档案,消费者对经纪人无从了解,部分经纪人的不良行为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经纪人信用档案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到经纪人服务优劣,使消费者在选择经纪人时有了评判标准,促使经纪人服务质量提高。因此,应当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经纪人信用档案和评价机制,提高经纪人信息透明程度。
会议中,与会代表分享了各地消协组织和消保机构在社会监督和监管执法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成效。大家一致认为,进一步规范房产中介服务行业,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势在必行。社会监督、执法监管要努力实现从事后解决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变,从个案调解向执法办案转变,从个案维权向行业规范转变。
会议邀请链家上海、重庆、厦门、成都等地负责人,介绍了该公司及各地在加强企业自律,落实消费维权社会责任的经验做法。厦门消费者戴美福从消费者角度,介绍了自己接受房产中介服务的过程,并对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提出了意见建议。
围绕建立房产交易服务消保维权工作合作共赢的原则,6省市消协组织与链家签署了《加强房产交易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框架协议》,协议就如何从源头减少消费矛盾、快速解决消费纠纷、降低消费维权成本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特别规定了纠纷调解中严格履行“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纠纷调解过程中双方互相认可彼此经过官方渠道传送的电子证据等内容。
中国消费者报社负责人表示,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离不开政府部门、消协组织、行业组织、企业和消费者以及新闻媒体等的共同努力,一是要进一步突出监管重点,围绕房地产市场消费者诉求,依法查处虚假信息、价格欺诈和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完善房产中介服务合同,明确佣金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购房者和承租者权益。二是引导房屋中介服务机构加强自律,认真履行法定义务,建立健全维权制度和措施,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投诉,主动和解消费纠纷,积极配合工商部门和消协组织开展工作。三是加强对房产领域服务消费引导。
今年3·15期间,中国消费者报社在国家工商总局消保局指导、链家网技术支持下,编印了《不该忽略的购房知识》公益读本,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通过大数据查询发现,今年3月15日至4月14日期间,互联网中相关信息共1万余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满意度达到99.44%。下一步,中国消费者报社将进一步加大二手房交易、新房交易、房产租赁等方面消费宣传教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