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观点
有多少好评言不由衷
作者:赵雄


  网上购物,是什么促使你最终下单?很多时候不是价格,不是网页介绍,而很可能是陌生人的购买评价。人们大多会在信誉高的店铺里购买评价好的产品。但是笔者发现,有不少好评其实都言不由衷。
  前不久,在朋友的力荐下,笔者购买了一种来自日本的保健品,用后感觉与其页面介绍效果相去甚远,于是给出了中评。很快,店家就发来信息,提示笔者改变服用剂量,并提出如果感觉有改善,希望笔者变更评价,并给出了变更评价的链接。
  笔者依言尝试后仍然觉得不满意,便把这事丢在了一边。没想到过了几天,笔者接到了来自店家的电话,再次与笔者商讨变更评价的事。虽然笔者一再表示,评价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看评价的人负责,尤其是入口的东西。但店家在各种辩解无效后又提出,如果实在觉得不满意,可以退货退款,只要笔者把评价改成好评。软磨硬泡半个小时无果后,店家挂电话时仍然表示,过一阵还会再给笔者打电话。
  笔者在购买商品前,查看过店铺的信誉“6年老店”,也查看过其他网友的评价,基本上都是好评。但是,这些好评真的靠谱吗?笔者了解到,网络上陌生人的评价,尤其是好评,很多是言不由衷的。
  比如 《淘宝网评价规则》中规定“评价人可在作出中、差评后的30天内,对信用评价进行一次修改或删除。”于是,在收到中评或者差评后,店家往往会在这30天内采取各种手段争取变更评价。给笔者打电话还是比较温和的手段,有些店家甚至会以恶意骚扰的方式要求店家更改评价。有资深剁手族曾表示,其从未给出过中差评,只因为怕被人骚扰。
  除了威逼,利诱也是部分好评的一个来路。目前,对于作出评价的剁手族给予一定奖励,是各平台为鼓励大家评价产品普遍采取的一项措施。为了获取好评,一些店铺还会在“宝贝”的包装中夹带宣传页,承诺“收到商品后,给予5分评价,并写出30字好评就能得到返现5元”;等等。一些剁手族为了蝇头小利往往作出违心评价。
  此外,还有人表示,虽然在购物过程中自己会查看其他人的评价,但是自己却从来不会主动去评价什么商品。“反正买的东西都不贵,如不好直接扔了就算了。”而平台系统中对于这些行为,往往是“默认好评”。
  中关村在线发布的 《家电产品网购信息调查报告》显示,对于网购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是该产品的网友评价,人数占比高达40.1%。支付宝公司此前发布的《互联网信任环境调查报告》显示,75%的网民进行网上交易最看重商家的资质和诚信;73%的网民表示,在网上交易前,一定要考虑商家的信用度,在价格相差不多的情况下,网民更愿意与诚信度较高的商家做交易。
  但是,网购评价体系存在漏洞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网购信用评价体系已势在必行。同时,在健康的消费环境中,不仅企业有义务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产品,并作出相应的产品使用提示。消费者在享有《消法》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有责任对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报告,包括产品本身隐藏的安全隐患及消费者自己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安全问题,以提醒有关部门及其他消费者注意。
  在这个网络时代,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陌生人的“导购”,因此,也同样也有责任对于产品作出如实评价。
(赵雄)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网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有多少好评言不由衷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