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各大零售巨头欲在汽车领域展开一场厮杀。
图:位于北京市石景山的苏宁汽车卖场。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为积极迎合国内《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关于非授权的发展方向,各大零售巨头进入汽车领域,业内欢迎多种业态并存的局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肖政三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虽然这样的发展势头值得肯定,但它们的发展前景还很难预测。
可以看出,对于汽车领域出现的零售新模式,肖政三较为谨慎,但这并未影响着市场继续扩张的步伐。
苏宁、国美、迪信通……近一个月以来,不少零售巨头开店、战略合作发布会的动作频频,让稍显沉闷的暑期汽车市场掀起一场汽车零售新风潮。
从根本上打破汽车品牌销售授权体制
“还有两三天时间做最后的装修收尾工作,预计本周中期就能全部完工。”8月13日,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苏宁店的苏宁汽车卖场内,正在抓紧忙于施工的李师傅对记者透露道。
时下的北京潮湿闷热天气频现,与旁边的苏宁卖场只有一门之隔,但忙碌的施工现场丝毫感觉不到空调的冷气。一头大汗的李师傅表示:“店主要求很急,工程时间不能拖。”
如此争分夺秒的工作进度,恰好反映出各大零售平台进军汽车市场的急切心情。
众所周知,《办法》明确规定在汽车销售行为当中,卖车无需品牌授权;打破原厂配件垄断,允许原厂配件社会化销售。而授权和非授权两种模式并行的新方式,无疑为国美、苏宁等零售巨头进入汽车市场做了背书。
苏宁易购汽车超市苹果园店位于苏宁易购正门东侧,位置十分明显,顾客无需刻意寻找,就能发现苏宁易购吉吉蛙汽车超市的招牌。
记者发现,这家汽车超市面积大约800平方米,融新车展示、销售、汽车后市场服务等环节于一体,按照普通展示汽车品牌数量来看,可以容下10台左右展车。有限的面积,与人们脑海里的汽车超市有着一定差距。
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全国首家苏宁易购汽车超市在南京核心商圈新街口开业。迈出第一步的苏宁汽车,让人们多了一个购买汽车的新渠道。
记者了解到,依托苏宁网购线上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合作方带来的客源,苏宁汽车超市将线上流量向线下引导,挖掘潜在购车群体,并同时向合作方线下网店进行疏导,未来或将引入苏宁自由金融体系。
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形成多品牌车型同时销售,提供代理年检、上牌、过户等“一站式服务”、车友俱乐部等附加服务。
此外,作为有着近30年零售市场经验的巨头国美集团,也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发布了“国美汽车2017战略”。
“在业务发展渠道上,国美将依托国美plus、国美在线、国美管家三大互联网产品,适应汽车业务,搭建新车销售、新车金融、汽车保险等服务建设。”国美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张海峰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发展这么快,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目前,各大厂商4S店网络已经铺设开来,在国内车市告别此前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市场上频频传出4S店倒闭、关门的消息。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这也是国内汽车市场趋于饱和的征兆。反观国美、苏宁等零售巨头,却正在加速进入市场。
张海峰表示,现在国内汽车市场在新能源车方面没有形成4S店体系,平行进口车同样没有官方渠道,厂家里也有很多在渠道方面较为弱势的群体。在国内市场渠道方面做得非常不错的长安汽车,在国内也只有700家4S店,以此覆盖全国几乎不可能。因此,国内四、五线城市市场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显然,这么庞大的市场体系,让国美汽车在内的诸多零售商巨头看到了发展良机。
张海峰直言,国美将利用汽车商城在线平台,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路线,去填补主机厂的空白区域市场,满足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上的更多诉求。
价格优势成为消费者关注重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7月,国内汽车销量为1532.52万辆,有望连续9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新车市场。
对于这块全球汽车市场中最大“蛋糕”,汽车业内外垂涎商家数量不言而喻。
终于,随着《办法》出台,国内汽车销售市场传统4S店单一经营模式被打破,各大汽车卖场应运而生。
面对众多的“新面孔”,加上早已在人们心中驻扎的传统4S店,消费者购车或将面临选择的烦恼。
未来消费者如何抉择,对于国内汽车市场的零售市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直以来,汽车价格的变化在汽车市场营销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为营销策略的调整提供指导建议。2016年底的疯狂购车行情,更是说明了国内汽车市场的价格重要性。
2015年以来,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发展城市之一,北京市场出现了不少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
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大多数新能源车传统销售店比大卖场价格更为优惠。
以吉利新能源旗下当家车型帝豪EV300为例,目前在北京中泽天盛吉利帝豪新能源4S店优惠为9000元。而位于北京市朝阳北路龙湖长楹天街购物中心的联合电动新能源车大卖场,销售顾问章俊对记者表示,这款车型的优惠仅有7000元。
随后,记者又调查了北汽EV160、比亚迪唐和荣威RX5三款新能源车,结果均比4S店普遍贵一至两千元。
那么,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在零售巨头汽车卖场上重现呢?
为使消费者以较为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购得车辆,张海峰介绍道,互联网汽车平台实际上由两部分来实现:商家与商家的合作(B2B)和商家与消费者的合作(B2C)。“国美把整车交易视为载体,不会从中收取差价,这一点可以使广大消费者放心。”张海峰表示,在车辆购车衍生服务中产生的收益,才是国美汽车的利润来源。
车源竞争促进产业向前发展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零售巨头作为刚刚入行汽车销售经营模式的一员,在经营品种上还是以非主流品牌或停产、销售不好的车型为主,而且预计在大中城市很难短期内立足。”肖政三在谈及零售巨头面临的困难时进一步阐述道。
的确,作为汽车零售环节的重中之重,车源竞争对于经销商而言,是生存下去最大的保障。
在国内汽车市场中,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市场,“得车源者得天下”这句至理名言广泛流传。
国美、苏宁作为传统家电大卖场,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如今家电零售业的龙头企业。
“作为行业新成员,在起步阶段拿不到特别优质的车源非常正常,以长安汽车为例,已经有5款热销车型成功进入到国美汽车商城。”张海峰充满信心地表示,国美汽车与其他零售平台不同,我们不与传统4S店发生冲突竞争,而是成为合作伙伴,使卖车的方式多元化。
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零售巨头构建的汽车平台会逐步深入人心,为市场和企业所了解,也会有更多企业和热销车型进入到汽车大卖场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营方式有所差别,但正在构建的国美汽车、苏宁汽车超市平台,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加强国内市场车型的渠道分销能力。
其实,在国家政策对汽车销售市场逐步放开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会在汽车市场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张海峰认为,未来各大汽车厂家会展开产品之间的厮杀,市场和加盟商家的眼睛是雪亮的,热销车型注定会呈现出一车难求的局面,各方最终争夺的焦点是渠道,所以不存在厂商“捂着”热销车型不卖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