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商用车博览会除了搭建销售平台外,还通过一系列文化普及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商用车。
■本报记者 倪敏 文/摄
“我们穿的每一件衣服、吃的每一粒米都是通过商用车来运输的,没有商用车的存在,我们的城市就不会有发展。举个例子,像北京这么大的城市,停驶所有小轿车,运行商用车,城市就不会瘫痪;如果把商用车都停驶了,这个城市会瘫痪,甚至会消亡。”在重庆巴南举办的2017中国商用车博览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商会秘书长钟渭平这样说起商用车的重要性。
2016年,首届中国商用车博览会在重庆开幕,以重庆商用车流通辐射区域的广泛性和巴南区拥有的城市拓展和产业转移优势,实现了现场交易额3000余万元,相关累计成交金额达到3.25亿元。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商用车博览会是重庆市第二次举办的全国性商用车博览会,各类参展参会企业达900家以上,涵盖了卡车、专用车、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商用车装饰用品、经销商、电商平台等商用车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展出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参展车辆共计2000余台。据不完全统计,为期4天的车博会共销售汽车3500余辆,交易额突破7亿元大关。其中,商用车总销售量2692台,销售额54801万元。
与上届不同的是,本届博览会专门设立了全球商用车发展100年图片展。商用车已有了130多年的历史,200余张不同年代的商用车图片,从1888年第一台汽油消防泵申请专利的照片开始,到现在最新的商用车车型图片,让观众能够更多了解商用车行业的发展历史。“一个行业没有文化没有历史,是没有希望的。我们希望通过文化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商用车。”钟渭平介绍说。在他看来,目前社会各界,包括消费者对商用车行业的认知度还比较低,需要这样的博览会去不断塑造商用车在整个国民心中的地位。“急救、抢险、救援,全部依靠商用车来完成。未来商用车包括专用车在内是支撑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脊梁。”
现代人生活所需的必备品都离不开商用车,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手机、电脑等科技设备的运输,再到网上购物的快递物流,整个商用物流将我们的生活连成了一个整体。近年来商用车市场发展迅速。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王都介绍,作为只占全国汽车销量16%左右的商用车销量大幅增长,2017年1-8月商用车销量为270.37万辆。“虽然中国已是不折不扣的商用车大国,整车销量已占全球销量的50%以上,但我国商用车行业的问题日益突出,包括产业链条缺失、人才短缺、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后市场服务能力偏弱等”。王都希望通过商用车行业的模式创新,为中国商用车行业探索出一条转型升级之路。
博览会期间,《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蓝皮书(2016-2017)》同时发布。《蓝皮书》表明,中国商用车行业已在2016年全面企稳回升,这一高增长趋势在2017年上半年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向好的趋势下,2017年全年商用车销量有望突破400万辆,达到410万辆。
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与国家经济发展大环境密切相关,市场走势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态势而动。未来几年,中国商用车市场将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2020年中国商用车市场规模将达到480万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