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部分地区即将入冬,按照流感的流行规律,又将进入新一轮流感多发季节。各地疾控中心纷纷提醒,希望广大市民在流感到来之前积极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笔者通过居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今年虽然接种疫苗时间已开始近三周,但主动来接种流感疫苗的成年人并不是很多,公众对流感疫苗的重视仍显不足。一些中小学医务室的老师也告诉笔者,针对免费接种的流感疫苗,很多家长存有疑虑,不知是否应该为孩子接种?
北京市疾控中心近日针对公众对于流感疫苗的疑惑,一一做了解答。其中指出,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和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最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问:接种流感疫苗有何必要性?
答: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一种是继发细菌感染,如咽喉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尤其是肺炎;另外就是加重原有的慢性病,包括心脏病、肺炎、肾脏疾病和糖尿病等,导致相应器官功能衰竭。对于生病中的成人、老人或小孩,流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甚至引起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
问: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有多大?
答:国外相关研究表明,1-15岁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为77%-91%;65岁以下成人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87%流感相关的住院;60岁以上老人接种流感疫苗后,保护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的效力为58%;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27%-70%流感和肺炎相关的住院。
问:哪些人最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答: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和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
具体包括:6-59月龄婴幼儿;60岁以上人群;患有慢性肺病(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病或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的成人和儿童;有免疫抑制状况的成人和儿童,包括因服用药物或HIV感染而导致的免疫抑制;长期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如认知障碍、脊髓损伤、癫痫,或其他神经肌肉疾病等),以致危及其呼吸功能、或不能正常处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因患此病而增加异物吸入肺内的风险,或不能自我照顾的人;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6月-18岁);长期居住在敬老院、疗养院和其他慢性疾病护理机构的人员、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等。
问:接种流感疫苗安全吗?有没有副作用?
答:对于没有接种禁忌症的人群来说,使用流感疫苗非常安全。国内外在近30年的使用中,尚没有严重副反应的报道,接种出现局部反应的发生率也很低。
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烧,而且注射部位可能会有轻微红肿、疼痛、红斑、硬结等,这些都是暂时现象而且发生率很低,这些反应通常在1-2天内消失,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个别人可能有瘙痒、荨麻疹、非特异性皮疹等普通皮肤反应;极个别接种对象会出现神经痛、感觉异常、惊厥、一过性血小板减少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脉管炎、神经系统疾病等不良反应。出现这些反应时,应及时向接种单位报告,到医疗单位就诊,必要时进行治疗。
问:接种流感疫苗之后,会再得流感吗?
答:研究报告证明,70-95%的流感接种者得到保护而不会再患流感。假如在流感流行季节中,病毒株改变了,疫苗可能不能提供有效保护,但是这种状况较少发生。 (金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