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哈尔滨讯(杨宝学 记者刘传江)日前,记者从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期该局组织抽检了饮料、酒类、豆制品、蜂产品膳食食品等11类食品共543批次样品。其中,哈尔滨润通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润通饮用纯净水、内蒙古宁城牧牛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闷倒驴酒、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垦小清河酿酒厂生产的八五三酒等10批次产品抽检不合格。
据悉,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本次抽检调味品5批次,均为合格样品;肉制品73批次,均为合格样品;饮料184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方便食品8批次,均为合格样品;罐头8批次,均为合格样品;酒类102批次,不合格样品8批次;蔬菜制品111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蛋制品7批次,均为合格样品;豆制品17批次,均为合格样品;蜂产品21批次,均为合格样品;特殊膳食食品7批次,均为合格样品。
目前,黑龙江省食药监局按《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已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立即采取封存库存问题食品,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问题食品,召回、下架问题食品等风险防控措施。如消费者购买到或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食品,可拨打当地12331进行投诉或举报。
●指标解读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水源性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风险。天然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可能是源水防护不当,水体受到污染;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如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矿泉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者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酒精度
酒精度项目是衡量酒类制造工艺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水平,也是酒类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能较大程度地影响口感和酒类的品质。造成酒精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一些酒类企业本身的生产工艺水平低下,无法有效控制酒精度的高低;生产企业检验能力不足,造成检验结果偏差,或是包装不严密造成酒精挥发,导致酒精度降低以致不合格。
山梨酸及其钾盐
山梨酸及其钾盐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广泛应用于肉制品行业,可以延长肉制品的贮存期,国家标准规定限量添加。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酱卤肉中山梨酸的最大使用量为≤0.075g/kg。超标的原因主要是个别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或是为了延长保质期而超量添加。长期食用山梨酸超标的食品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刘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