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扬子江药业 践行质量至上理念巡礼
头孢粉针剂1号车间QC小组:花小钱办大事
作者:秦滢


  为了解决产品外观质量风险问题,扬子江药业集团头孢粉针剂1号车间现有泡罩机成像系统需要改造升级。国外设备制造商可以应要求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升级,但升级成本高达10万欧元。
  如何才能少花钱又办成事?头孢粉针剂1号车间QC小组提出了《泡罩机成像检测系统的设计》这一攻关课题。
  课题研发时间紧、任务重,车间主任张少坤却信心满怀:“我们是一支能啃硬骨头的队伍,要充分发扬扬子江人求索进取的精神,要在创新中体现团队价值。”
  一席话激发起整个团队的斗志。技术骨干们利用下班时间、节假日休息时间,对图像处理工具反复测试发现:由于各品种塑盖颜色不同,塑盖的亮度值也不同,这导致难以找到一种合适的工具。
  小组成员在近2个月加班加点的奋战中,分析成像检测系统的原理,结合缺陷产品识别的要求,一个方案逐渐浮现出来:图像“强度”处理工具。“强度”工具采用的是0-255的二化值。可在属性内利用最小工具,分别设置标签和塑盖的亮度值。低于所设置的亮度值则判断为有标签或有塑盖产品,否则为无标签或无塑盖产品。
  识别方案找到了,如何将其接入到现有的设备程序中成了新难题。“既要将外来程序准确地接入设备的识别、剔除系统,实现兼容,又不能干扰其他程序的运行。这项工作对于我们小组来讲,是一个挑战,但我们有信心完成。”设备主任陈巧根既提出要求,又给团队打气。
  经过1个多月的不断努力,技术骨干们终于编辑出一段可实现成像检测信号和设备剔除信号相兼的处理程序。通过成像检测试验证明,设备能够明显地区分有无标签和塑盖的情况。
  在攻关最后阶段,小组采用市场调研的方法,通过对比筛选,找到能高速抓拍的高清摄像机。车间进行系列检测检查,发现成功率高达100%。这意味着,历时整整100多个白天黑夜,历经近200次反反复复的试验,小组成功完成了泡罩机成像检测系统的设计,一举攻克了缺瓶签、缺塑盖类质量缺陷的不合格品能够自动检验并剔除这个难题。而这一攻关也为公司节省了60万元。
  2016年7月初的全国医药行业QC论文大赛,头孢粉针剂1号车间QC小组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这是对车间创新工作的最好褒奖。
(秦滢)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抽查检验】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头孢粉针剂1号车间QC小组:花小钱办大事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