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博峰
2018年,少了购置税补贴政策的乘用车市场表现如何,对于国内整体车市是否能够实现3%增长目标意义重大。
近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J.D.Power(君迪)在京共同发布“中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指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有所回暖,比2016年微增1.7%,上升态势有望在2018年继续保持,预计实现2%增长。
也许有人会想:“是不是因为今年小型车购置税补贴退出市场后,消费者购买部分车型成本提高,因此得出2018年成交价增长的结论?”
J.D.Power副总裁梅松林解释称,乘用车成交价格主要受市场区域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与购置税补贴退出关系不大。
一直以来,价格对汽车市场销量的敏感程度十分明显。
虽然2017年乘用车市场总体价格较2016年有所反弹,但仍低于2015年的水平。一级细分市场中,豪华车细分市场轿车成交价上升最为明显,从2016年的33.2万上涨至2017年的35.3万,平均上涨2.1万元。
以一汽-大众奥迪为例,2017年奥迪(含进口车)在中国市场共销量59.5288万辆,同比增长1.05%,再创年度销量历史新高。其中,奥迪品牌当家车型奥迪A4L继续着不错的市场表现。现款车型在更新换代后,通过搭载2.0T引擎+7挡双离合的动力组合,一改老款车型在动力传输方面的劣势,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记者通过对比发现,奥迪A4L2015年型最低版本30TFSI舒适性(手动)版官方指导价为27.28万元,而到了 2016年上市的 2017款奥迪A4L,最低售价提升到了29.28万元。
用更好的产品力去解决消费者对产品的诟病,是目前主流车企惯用的营销方式。
此外,在二级细分市场中,中型基础轿车成交价涨幅最高(5.91%),降幅最明显的是紧凑型SUV(-5.58%)。
近年来,紧凑型SUV市场销量持续走高,成为不少车企市场销量的主要贡献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车企纷纷向市场投放诸多紧凑型SUV,期待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竞争车型相互“价格战”不可避免,导致市场销量最好的紧凑型SUV市场成交价格下幅明显。
从品牌原产国表现看,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成交价较为波动,两者均在前两年的下降基础上于2017年呈现反弹。而自主品牌表现稳健,自2015年以来成交价不断上扬,2016年和2017年分别比2015年增长5.6%和7.8%。自主品牌品质和品牌形象的提升,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成交价格中。
就地域而言,华东地区乘用车成交均价最高,为16.8万元,其次是华南、华北和西部地区。在整体汽车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向三、四线城市下沉,销量从东向西转化的过程中,乘用车市场的价格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当地消费环境的影响,成交价格变数增加。
J.D.Power副总裁梅松林博士分析认为:“在2017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增幅仅有1.4%的情况下,总体成交价却扭转了2016年的下降趋势,上扬1.7%,说明中国乘用车市场正在告别车市快速增长过程中依靠价格战取胜的盈利模式,逐渐趋于理性和成熟,汽车行业的参与各方都将从中受益。”
2018年,在中国乘用车市场整体销量放缓、销售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乘用车市场成交价将继续保持微弱增长的态势,预计为2%。其中,主流车细分市场SUV价格增幅预计将达2.1%,其次是豪华车细分市场轿车(1.9%)和豪华车细分市场SUV(1.3%),主流车细分市场轿车成交价将与2017年持平。